必须尊重农民,时刻把农民主体地位放在心上
  一部新中国的“三农”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民在党领导下的奋斗史,写满了中国农民的勤劳、智慧和奉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共和国70年农业农村发展之所以乘风破浪、成就煌煌,正是因为我们始终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在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中凝聚起亿万农民的磅礴力量。
  农民有力量,农业农村就有希望。农民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生产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重要产品;农民进行精神生产,发展科学文化,创造社会精神财富;农民投身社会建设,成为改革创新的主体力量,推动社会历史进步。70年来,农民迸发的力量和智慧,在太行绝壁之上劈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在小岗村按下了突破僵化思想束缚的“红手印”,曾经创造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奇迹,如今又掀起了双新双创的时代浪潮……70年,正是农民,在不断燃起建设家园的激情,不断探索前行的路径,不断推动着中国乡村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新中国70年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是否尊重农民的意愿始终是衡量政策好坏的重要标准。“耕者有其田”,农民的呼声回荡了千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得以实现;“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我们听见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应时而生;“不愁吃,不愁穿”,我们想到了,也做到了,中华民族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次次飞跃,农民梦想的一次次实现,是几代人胼手胝足拼搏奋斗的产物,也是农民意愿得到尊重的结果。“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民,始终把农民主体地位放在心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情溢于言,更是对7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深刻把握。
  70年“三农”的巨大变迁,感受最深的是农民。变化最大的,也是农民。共和国70年成长史,也是一部农民的成长史。从一锄一锹地里刨食到坐在温控房里操控计算机作业;从自给尚不能自足到买全球卖全球;从出身决定命运到自由迁徙、自主择业;从集体化生产生活到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与凸显……70年来,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也在改变着自己。不断回应农民自我发展提出的诉求,赋予农民更多的权利,正是农业农村改革的方向所在。
  “使每个农民在经营自主、自由交往、平等交换机制的激励下,积极劳动,提高文化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善生存条件,为未来自身的全面发展创造机会。这也意味着农民摆脱封闭性社会的约束,使潜藏的活动能量获得释放机会,走向现代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推动者杜润生在回顾改革时如此总结。国家的现代化不能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
  在赋予农民市场经营主体地位之外,让农民当家作主,获得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政治主体地位,是农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一切相信农民,一切依靠农民,依靠村民自治搞好农村社会管理,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从革命年代的“翻身得解放”,建国之初的“分田分地忙”,到今日的“村民自治”,让农民“说事、议事、主事”,农民的事农民自己商量着办,我们都能清晰看见,在共和国现代化的征程上,农民现代化的脚步并向前行。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必须相信农民,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我们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权益,顺应农民成长的规律,才能把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激发出来,这正是共和国农业农村70年发展的内生动力。
  70年来,我们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夺取了农业农村战线上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胜利。如今,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描绘了美好蓝图。我们唯有始终尊重农民,时刻把农民的主体地位放在心上,才能把一张张美丽蓝图变为现实。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