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贡县:草果芬芳富乡村
一场大雨过后,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委会半山腰的3000多亩草果显得更加青翠。
“10月份就成熟了。这时管护很重要,不然,果实就不饱满了。”村民开四叶披着雨衣,在草果林里给高杆草果插上扶木、清沟引水。他说:“以前一家4口人住在木楞房里,靠3亩包谷地生活,怎么也脱不了贫。这几年,乡里扶持大家种草果,我们家就种了60亩。”2017年,草果市场价格好,开四叶家收入17万元,建起了新房,实现了脱贫摘帽。
近年来,福贡县利用林地多和怒江河谷气候温润的优势,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将草果作为产业扶贫重点项目,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种植模式,逐年扩大种植面积,打造新的增收富民产业。
“福贡雨季长,阴坡地、沟箐边坡地多,很适合草果生长。”石月亮乡副乡长邓利才说,经过多年的推广,群众的草果种植技术已逐步成熟。草果种植周期相对短,投入不是很高,三四年就能挂果。特别是各村组通了公路后,运输非常方便,种草果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2018年,石月亮乡草果产量达1944吨,产值1477.44万元,小小草果成为群众致富的金果银果。
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怒族、傈僳族群众居住在“V”形峡谷陡坡上。这几年,该乡利用植被茂密、雨量充沛的优势,把草果作为精准帮扶的一大举措优先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匹河乡许多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草果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各种服务组织应运而生,一大批草果经纪人、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繁荣城乡草果销售、加工产业的同时,也鼓起了自己的腰包。
草帽、手包、拖鞋……洁净宽敞的成品展示屋里,这些用草果秆编织出来的产品,散发着草果的清香,吸引了各方游客。
今年,匹河乡在托坪村托坪易地扶贫搬迁点成立扶贫车间,与四川新都区新繁荣龙棕编专业合作社合作,对草果秆进行深加工,开发出独具特色的草果秆编织工艺品,搬迁群众实现了“楼上生活,楼下务工挣钱”的美好愿望。
搬迁户郁四妮从小没进过校门,搬迁之前,全靠两亩玉米地和养几头猪来维持生活。儿子上大学后,每个月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度让她愁眉不展。搬迁后,她在扶贫车间编织草果秆工艺品,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以前,只知道种庄稼吃饭。现在好了,学到了技术,有了稳定收入,供儿子读书没有问题了。”郁四妮对未来充满信心。
清晨,怒江大峡谷生态农副产品加工交易中心的员工正仔细检查着草果生产线,为即将到来的草果加工生产旺季做准备。该中心有全自动化、高技术标准、高质量标准的草果加工生产线。公司开展草果统一采收、分级、包装、贮运、保鲜和精加工深加工,为草果产业提供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解决当地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
“老百姓种多少,他们就收多少,价钱合理,解决了草果种植户的销售难题。”邓利才说。去年,该中心仅在福贡县就收购2000吨草果,涉及农户2000余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82人。
目前,福贡县草果种植面积54.7万亩,挂果面积11万亩,盛果期面积6万亩。从马吉乡到匹河怒族乡,从江边台地到半山腰的沟箐密林,一条绿意盎然、长近百公里的草果长廊,托起了山区群众增收脱贫的希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