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蚕桑61载 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与他的“新丝绸之路”
来源: | 作者:中国新闻网
  重庆9月28日电 题:躬耕蚕桑61载 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与他的“新丝绸之路”
  图为中国唯一一位蚕学界院士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上古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取丝”;据考古学发现推测,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取丝织绸;基于悠久的历史积淀,蚕桑产业文化传播之路也被称为“丝绸之路”。如今,中国蚕茧和生丝产量均约占世界总量的80%。在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中国唯一一位蚕学界院士、82岁的向仲怀28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蚕桑业已开始走上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
 
  图为向仲怀院士2015年在云南考察。翻拍资料图
  向仲怀1937年出生在长江、乌江交汇处涪陵城半边街的一个中医药世家,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浸润着他的成长。1954年,他进入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蚕桑系学习,毕业后留校,由此开启61载的蚕业教育与科研生涯。
  向仲怀22岁时便因研究发现四川省灾害性蚕病壁虱病病源,填补国内蚕学研究的一块空白而崭露头角,该项目在1978年获得四川省科学大会奖。
  图为实验室内的蚕茧。陈超 摄
  2003年,为了中国能在基因知识产权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他率领团队夜以继日工作100多天,赶超在日本之前,绘制完成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标志着中国蚕业科学研究步入世界领先水平。
  在向仲怀看来,传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以蚕桑为基础的丝绸产业,而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则是以基因组研究为平台,以现代科技为核心,不断创新,构筑现代蚕桑产业的突破之路,提升中国丝绸工业水平,保持中国的丝绸大国地位和领先地位。
  图为向仲怀院士展示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汇总图)局部。
  2006年开始,年近七旬的向仲怀带领团队在全国范围沿着“古丝绸之路”开展了历时3年的调研,足迹遍及24个省区市,收集了解全国各地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信息,听取来自第一线的管理、推广、经营者和蚕农的想法和需求。
  2013年,向仲怀再次带领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完成桑树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基于基因组研究和广泛调研,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提出“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新方向。
  “科学的本质是促进产业发展,为民生服务。产业发展应是生态型、多元化、高效益和可持续的。”在向仲怀看来,传统蚕桑产业的主要问题是产业链单一、固化,资源利用率低、综合效益低。蚕桑科学要融入大科学、蚕桑产业要融入大农业、丝绸要融入大纺织,才有新的希望。
  图为向仲怀院士讲述自己的蚕业教育与科研生涯。
  所谓“谋衣者不艰于蚕,而难于桑”,从古到今,蚕桑的发展首先是桑树。经多年实践,向仲怀对“桑树”的价值如数家珍:桑树具有栽培易、生长快、生物产量高的特点;桑叶含粗蛋白15%—28%,可以养蚕,也可以作畜禽水产饲料,还可上餐桌作食品;桑椹是优质水果,可制作果汁、果酒;桑枝条富含有机质,可用于栽培食用菌;桑树含有许多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目前,桑树在北方涵水保土、南方治理石漠化等领域也发挥了良好效果。
  2015年起,曾是著名“绸都”的四川南充,在向仲怀院士工作站的指导下,用3年时间在嘉陵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茶桑基地,这也是向仲怀带领团队走上“新丝绸之路”的试验基地之一。在这里,4月采摘桑叶制茶;5月至8月用桑叶粉做成桑叶饼干、糕点等休闲食品;10月霜降后,霜桑茶又有着不一样的活性成分……如今,基地已成功开发出春桑茶、桑茶粉、药桑等五大类数十种产品并规模化生产,使当地的不少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以桑茶为例,一亩地的产值平均在一万元(人民币)以上。”向仲怀介绍。
  “蚕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弘扬蚕丝文化意义重大。”向仲怀告诉记者,在继续开拓“新丝绸之路”方面,除了推动产业技术革新,他还要化身“代言人”推动蚕丝文化研究。
  谈及未来,这位82岁的老人依然充满期待。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