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赵顺山:在生态移民村种下“摇钱树”
赵顺山悉心指导果农张纫芳摄
“今年杏子长得特别好,我专门给赵老师留了一树,打电话请他来吃。但他太忙了,我从盛夏等到立秋,他都没顾上过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鸣沙村,移民庭院里硕果盈枝,村民罗永信提起这事满是遗憾。
他口中的“赵老师”便是赵顺山,沙坡头区林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林业工程师,宁夏最早一批科技特派员。
1992年以来,赵顺山一直在基层从事林果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示范及果农技术培训,特别是2002年9月被聘为科特派后,他把科技创业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卫市的林果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项目验收后主动留下来
贴心,是群众对赵顺山的第一印象。
罗永信2013年和大家一起搬迁到沙坡头区生态移民村的时候,面对陌生的家园有些不知所措,对于政府提出的“搬得来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宣传口号,更是茫然。
根据规划,村里600亩土地全部种植枸杞,赵顺山负责栽培技术方面的工作,包括规划设计、苗木调运、验收、假植及栽植后的管理等。当年,苗木栽植的成活率就达到了95%以上,并且实现挂果。
项目通过验收后,赵顺山本可以回单位交差,然而看到移民庭院里由政府种植的果树品种混杂且无人管理,导致成活率极低时,他主动和科技部门联系,留下来为乡亲们服务。
第一年,对全村果树进行了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第二年,自掏腰包补植苹果、桃子、李子、葡萄苗3000多株,带着妻子对移民村400多棵劣质品种果树进行了嫁接和整形修剪。第三年,针对生态移民“打工难”问题,主动联系周边果园吸收他们打工……
“赵老师不但亲自上门给果树看病,就连剪刀都帮我们磨,真是一个贴心人!”罗永信对赵顺山赞不绝口。
多年来,赵顺山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大力培育、扶持当地果树生产,使果树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过他的努力,生态移民村庭院果树生长良好,预计2020年全村可实现产值200多万元。
把培训从田间地头拓展到微信群
“我的学生都在这里面。”赵顺山拿出手机骄傲地说。
苹果技术培训群16个,枸杞群5个,葡萄群1个,入群农户3500人。点开他的微信群,学生数量之多让记者吃了一惊,要知道,普通学校都很少有老师能达到如此规模。
“赵老师,我家的果树长虫了,给您发一段视频,帮忙看看这是咋了?”“赵老师,枸杞叶子出现白斑,你知道是哪里出问题了吗?”……
面对农户的提问,简单的,赵顺山就打字回复;比较复杂的,干脆语音。他一条一条翻看,不一会工夫,就回答了五六个问题。
为了促进当地果品产业发展,赵顺山不断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每年冬天集中授课,夏季则在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并结合劳动、农牧、扶贫办等部门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职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让果农全面掌握苹果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
“赵老师说话通俗易懂又幽默风趣,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都能听懂,大家可喜欢听他讲课了。”村民马兰说起赵顺山来喜笑颜开。
像这样的果树培训班,赵顺山每年要举办各种形式100多场次,培训果农达5000多人次!
在他的指导下,果农基本上学会了修剪、拉枝、套袋等新技术,果树提质增效明显。仅沙坡头区南山台村,5万多亩苹果树由原来的平均亩产不到2000斤提高到4000多斤,一跃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提质增效促林果产业再上台阶
“科技扶贫道路上是没有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了千锤百炼,才能获得最终成功。”这是赵顺山的话。
自参加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以来,赵顺山一直扎根基层从事林果新技术的推广示范。他还专门注册成立了中卫市众邦林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先后在沙坡头设施果树示范园区、柔远设施果树示范区进行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技术培训示范带动当地果品产业发展。
引进中油4号、美国油2、凯特杏、嫁接红提、克瑞森无核等设施果树新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快速整形及促进温室温度调控技术,辐射带动300多农户参与种植,使沙坡头区设施果树由1999年的100多亩发展到1000多亩,生产的“大漠红提”享誉区内外。
谈起成绩,赵顺山深有感触,任何技术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产业技术需求。
由于科技创业成效显著,他多次被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领导小组、中卫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先进工作者”“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优秀三区人才”。
然而,这位有着坚毅性格的汉子并不打算止步于此。按照他的话说:“我一个人富裕不算是富裕,只有大家共同富裕了,才是真的富裕!”他要围绕“提质增效”做文章,使中卫市林果产业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