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求数量、不赶早开卖的松江大闸蟹凭啥不愁卖?
来源: | 作者:东方城乡报
  
       10月14日,黄浦江大闸蟹开捕了。在黄浦江源头的松江泖港,本市最大的地产大闸蟹养殖基地内,随着气温降低,塘中“大个子”迎来最后一次蜕壳,占比达八成以上,而松江区域的其他蟹养殖户,也跟这里一样,纷纷迎来大丰收。
  作为当地特色农业区域品牌,黄浦江大闸蟹受到越来越多沪上市民欢迎。“大泖牌”大闸蟹是当地蟹产业中的“领头羊”,中秋国庆前,前来问询的客户不断,基地相关负责人一再解释:“等一等,再等一等。” 不过,蟹卖得抢手的,不止是“大泖牌”基地一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松江的蟹养殖户个个不愁卖。
  养殖户得益
  不出塘口就全卖掉
  据介绍,今年,黄浦江大闸蟹开捕时间相比去年略晚几天,与此前一段时间气温相对偏高有关。但今年,在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占地1182亩的主产养殖区,大闸蟹长势很好,“大个子”(指“4公3母”,每只公蟹重达200克,母蟹达150克)比例增多,占全部产量的八成以上,为历年最高。12年来,基地坚持一以贯之的养殖标准,对放养量进行了严格限定,每亩仅出塘550只蟹,精细化喂养让长势稳定,亩均产值近2万元。
  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赶早开卖,松江其他蟹养殖户都与鱼跃水产保持着步调一致的节奏,大闸蟹长势情况也基本一致。今年52岁的潘雷鸣,是小昆山镇荡湾村上海昆秀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户。今秋,待鱼跃合作社定出价格,约定了开捕日,潘雷鸣也紧跟着排好了他的订单表。潘雷鸣经营水产相关已经有20余年,早先,靠捕捞螺蛳、蚬子起家,后又养殖青鱼,直到2013年,潘雷鸣决定改行转型学养蟹,承包了本村465亩水塘,一边小范围尝试养蟹,一边操持老本行养鱼。6年来,潘雷鸣越来越感受到养蟹的甜头,技术稳定,品质高,市场口碑也越来越好,一传十,十传百,每年,所有的蟹不出塘口就能卖掉。他养蟹的底气大增,今年,终于将所有净水面积都养成了蟹。“养松江泖蟹,肯定赚钱。”潘雷鸣聊起这些,自信满满,“在松江养蟹,有稳定的养殖环境和成熟的市场平台,不需要操心技术,只要跟着‘大部队’走,就有一条光明大道。”
  “领头羊”引路
  秘诀是打造好品质
  潘雷鸣说的“大部队”,是在松江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支持下,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开展的“黄浦江大闸蟹大规格生态养殖研究”攻关试验,经过十余年探索,形成了“稀放蟹种、精种水草、立体充氧、优化饲料,不用药物”的大规格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养殖出具有地域品牌特色的“松江泖蟹”。如今,生态技术推动绿色生产,从蟹苗培育、扣蟹养殖,再到成蟹养殖,全产业链技术把控,走出了一条低产、高效、生态的特色养殖路,实现合作社之间的联动。
  “养殖户养殖第一年,鱼跃合作社是手把手教,之后,每年根据生长过程有针对性技术培训,每周有定期交流,最终,保证养殖户们养出的蟹,个个都是好品质,七八成以上都是‘大个子’。”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郎月林说。
  标准化、精细化的养殖技术,在水质、种源、水草、饵料等各个方面。种源,经过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等联合攻关,经过14年育种而成的第七代河蟹良种——江海21,种质纯正,恢复了20年前长江系大闸蟹具有的腿长,额齿尖的优良特征。黄浦江二级水源保护区的泖河之水,入塘后经过二次生物净化处理,经塘内水草再次净化,原有的氮和磷含量下降明显。
  近两年,基地在水草的精细化种植上再下功夫。品种选取轮叶黑藻、苦草、黄丝草等利于水质改良的天然本地草,塘底犹如铺就一层毛绒绒的绿毯;今年,在基地带领下,松江蟹塘升级了底部增氧设施,高、中、低等不同水层形成了良性微循环,模拟出自然界的潮汐现象,生态养殖环境得以更大程度还原。
  以渔净水,以蟹保水,一系列绿色生产技术保护了水域环境。除此,基地还指导松江养殖户投入绿色生产,在投喂螺蛳之外,合作社实践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立侨研究的饵料新配方,以植物蛋白取代动物蛋白,让大闸蟹改吃安全“粗粮”,让饵料更加绿色。这些做法对松江及周边养殖户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品牌理念带动
  致富一方产业
  鱼跃水产如此养出的“大泖牌”黄浦江大闸蟹,连续八届蝉联“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金蟹奖,2016年获最佳口感奖、最佳种质奖,2018年又再获最佳口感奖,这也是评选含金量最高奖。如今,对市民来说,提到黄浦江大闸蟹,印象深刻的,首先是上好的口感。肉质鲜甜风味足,膏肥黄满,辨识度高,不少食客吃一次便记住了;其次是与其品质相匹配的价格,多年来保持稳定,形成了松江区域价格统一。这让不少消费者觉得,“只要是买松江地产蟹,品质、价格就都错不了。”
  “大闸蟹销得快,自己家的卖光了,就相互推荐,但绝不会从外面进一只‘洗脚蟹’。”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王友成说。协作互惠的背后,是对品牌价值理念的一致认同,养殖户们都愿意把精力放在对产品品质和品牌声誉的追求上。没有相互竞争,鱼跃合作社带领的5、6家合作社,步调一致,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市场和产业环境。
  今年,松江积极推动黄浦江大闸蟹品牌建设,所有合作社集体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承诺“只只新鲜,保证品质”、“明码标价”、“绝不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经济利益共同体也逐步形成。
  稳得住的经营理念,带动一方特色产业。黄浦江大闸蟹拥有一条从供种、育苗、养殖到经营可追溯的闭环产业链,整区域食品安全都有严格保障;蟹养殖业成为松江特色农业产业代表,走出一条高规格、高品质的区域品牌建设之路。
  据悉,今年,大泖牌大闸蟹主产养殖区总产量约在7.5万公斤,大规格蟹据其分量不同,每只可卖60元至200元不等;亩均产量75公斤左右,年销售额预计达1800万元,其中,出口日韩、新加坡等国销量约2万公斤。初步预计,约在12月中下旬售罄。
  ★记者手记
  松江蟹农:共同追求高品质 实现抱团发展
  最近,松江所有大闸蟹养殖合作社一齐面向消费者签订了一份诚信经营承诺书。正如《承诺书》开篇所言,为了“共同维护松江黄浦江大闸蟹品牌的整体声誉”。黄浦江大闸蟹作为一张地域名片,它的品牌价值与农产品品质的关联性和重要性,对于每个合作社和每位养殖户来说,对其都有更深的理解。换句话说,松江养蟹人,视这份声誉如大闸蟹养殖的生命。
  采访中,养蟹人告诉记者,这一行肯定赚钱。这份自信,更多来自于对黄浦江大闸蟹品牌的信任。而这份信任,是经历了实实在在市场检验得出的,养蟹人体会得真切。
  也正是从养蟹人的市场观念和价值认同中,更能够察觉,在松江,黄浦江大闸蟹的品牌价值共同体正在形成。它的形成,依靠的是十余年来农业技术人员对大闸蟹生态养殖的探索积淀,换来了多年持久稳定的口感和品质;它的背后,依托的是日渐成熟的价格市场和良性循环的产业环境。
  就在黄浦江大闸蟹开捕前夕,一场关于大闸蟹品牌建设的现场交流会,邀请了所有养殖户都来坐坐,联动中,强调了价格与品质所达成的统一。在不少农业产业观察中可以看到,从一家优秀企业或合作社成长,到一个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形成,这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鱼跃水产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成为示范者和带动者,这不仅在于价格标准制定,市场渠道搭建,品牌建设经营,关键还在于品牌理念贯穿始终。
  让更多养殖户相信,“养好蟹”,是产业致富的唯一秘诀。在这样的信心和底气中,没有出现相互竞争,也没有相互排斥,反而走出了高规格抱团发展的路子。一套技术体系带动一个基地,一个基地推动一方产业,区域产业环境良性循环,所有参与者都将是利益共同体的赢家。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