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菜地里长出丰收图
来源: | 作者:长沙晚报
  
       10月17日,戴智勇穿着雨靴下到荷塘,摸索一会,就抓上来一只甲鱼,个头不小。记者 姜国 通讯员 彭帅 摄影报道
  刚收割完的稻田水沟里,稻花鱼在偷偷露嘴;远处还有大片金黄的再生稻田,弯腰的稻穗在秋风里来回摆动。昨日,记者来到长沙县金井镇,在长沙智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看到了一派生动的丰收秋景。
  田埂上,公司总经理戴智勇的话也沾着丰收的气息:一年产出100万元没问题!
  三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
  2016年底,金井镇新沙村一蔬菜种植园,因老板经营不善留下200余亩枯藤无人问津。其时,戴智勇已在邻村湘丰村流转了200亩地种水稻,干得顺风顺水。考虑扩大规模,他一冲动就把这200亩“烂尾”菜地给流转过来。
  “不给钱,就别想动工!”2017年初,戴智勇叫来挖机和工人下地平整菜地,一群农户赶来阻工,讨要上年度的流转金和工钱。村民们气冲冲地告诉他,蔬菜地的承租户还拖欠近30万元流转金和工资。
  “这么大片地,空着可惜,如果不盘活,所有人都没钱赚。”戴智勇和村民商量,以个人党性担保,承担这30万元债务,分三年还清。并请来湘丰村干部见证。
  一开张就经历了“债务风波”,戴智勇倍感压力。他把这200余亩土地分成两部分,在专家指导下,当作试验田精耕细作。
  100亩做藕田生态混养甲鱼项目。在荷塘里养甲鱼,一方面可提高单位水资源、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另一方面,在水产和莲藕之间营造了一种互惠关系,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经济效益可观。他粗略算了一下,今年一亩藕塘甲鱼与藕尖、莲蓬年产值近8000元。
  另外100多亩,用于稻鱼共生综合种养。在水稻田里养殖稻花鱼,饵料投入大大减少,而鱼和米的品质都很高。目前,基地生产的大米已获绿色食品认证,售价20元/公斤还供不应求。
  “说起来不好意思,当时我就参加了阻工。”今年54岁的村民杨洪钧说起三年前的事情,连说“对不住人”。作为当时新沙村上边山组的组长,他没少给戴智勇出难题。如今,“戴老板一分不少地支付了那笔旧账,我每年在他的基地做工,还能赚个三四万元。”
  到今年,戴智勇彻底还清了之前承租人欠下的债务,基地也逐渐做成集生态种养、旅游休闲及农业科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年产值突破百万元。公司还定期为当地村民提供免费培训,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技术和再生稻种植技术,并安排当地村民到公司做事。去年,公司给当地农户支出的工资超过40万元。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