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深度贫困村致富的领路人
来源: | 作者:人民网-贵州频道

         
蔡泽凤与工人一起采摘成熟的无筋棒豆。熊军万 摄
  10月21日,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青杠坝村无筋棒豆种植基地,蔡泽凤正在采摘成熟的无筋棒豆。
  蔡泽凤,女,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青杠坝村村干部。青杠坝村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十四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近年来,青杠坝村在县委县政府、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帮扶下,立足实际,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团结带领全村群众攻坚克难、决战贫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想脱贫要脱贫的意识逐步增强。
  但由于当地群众一直受祖祖辈辈种植“玉米+黄豆”的传统农业的束缚,2017年新建的85个大棚闲置了一年,群众依托产业致富奔小康艰难。为寻求出路,蔡泽凤多次自费外出学习调研,回来后,她确定了本村调整种植产业结构的新思路。2019年初,她组织全体村干部流转群众闲置了一年的15个大棚试种线椒,在她的精心管护下15个大棚线椒喜获丰收,为群众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途径。8月份,她又与电商合作,流转了44个大棚试种植反季节无筋棒豆,两个月来,她起早贪黑,在工作之余,或沉侵在农家书屋里查阅读科普读物、或上网查询资料、或在大棚里管护蔬菜、或在奔跑于求助种植专家的路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管理到位,44个反季节无筋棒豆在她的历时两个月的用心呵护下长势良好,目前已经获丰收,日平均采摘2000斤左右,通过电商销往以平均3元每斤的售价销往全国各地。
  蔡泽凤说:“要让群众彻底摆脱传统的农业束缚、让群众相信我,我自己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来,为群众做示范、为群众争取最大的利益。”下一年,将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依托电商拓宽蔬菜销售渠道,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常年轮番种植无筋棒豆、豇豆、西红柿、黄瓜、青椒、白菜、青菜、萝卜等10多个品种的蔬菜,切实把全村85个闲置的大棚搞活起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并在全乡全面推开线椒订单种植20000亩,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全乡人民依托蔬菜产业奔小康。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