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带着技术奔走在田间地头——记天津农学院科技特派员群体
来源: | 作者:光明日报
  天津市宁河区张老仁村。侍弄完鱼塘里最后一茬淡水鱼后,村民张廷群开始盘算起一年的收成账,喜悦之情悄悄爬上眉梢,“去年塘底新上了先进的纳米管增氧设备,一亩水面产南美白对虾4000多斤,刨去成本,每亩最少纯利4000块,我家20亩水面,你算算这一年能挣多少钱!”和张廷群一样,张老仁村的20多家养殖户靠养殖南美白对虾和淡水鱼,收成都不错。算完致富账的乡亲们都说:“大专家大教授帮着我们,当然赚钱!”村民们口中的大专家大教授,指的就是天津农学院的教师们。
  科学成果就地转化
  张老仁村是个地处偏远的农村,以往村民们靠天吃饭,以种植养殖为主,日子过得紧巴巴,虽然村里有300多亩天然水面,可20多户养殖户以传统粗放式经验型养殖模式为主。而且由于不懂科学饲养,养殖池塘水质逐年恶化,氨氮超标,水体频频出现蓝藻等有害藻爆发、水酸碱度失衡等问题,导致产量时高时低,经济效益时好时坏,收入一直不高,有的农户甚至辛苦一年还赔钱不少。
  为了解决问题,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学院的教授邢克智、张树林带着他们的科研团队和学生,挽着裤腿,下到池塘中,给鱼虾看病,观察治理水质。邢克智算了一下,农学院的老师、学生一年到村子里的有60多人次,采集水样900多个。除此之外,他们还在村里定期办培训班,还用互联网微信群进行指导。参加微信种植养殖咨询的农户有100多人。
  成果从实践中来,邢克智在田间地头的实践带来了科研上的好题目。现在,由邢克智带头的《水产集约化养殖精准测控关键技术装备应用》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公示。
  邢克智1977年考入天津农学院,毕业后留校,搞教学搞科研当校长又退了休,42年,一半时间在学校,一半时间耗在鱼塘里。“我们农学院注重深入农村解决实际问题,想研究点问题的老师学生,都直接联系农户,所有的科研课题都是农民们生产中的问题,所以,农学院的科研成果基本上都直接转化。”
  从荒漠到沿海遍布足迹
  班立桐,一个70后,研究专攻食用菌种植,被誉为“地头专家”,也是一位从戈壁滩到沿海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他毕业于天津农学院园艺系,一直从事食用菌优良菌株选育、栽培技术等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9年他成为科技特派员,在食用菌上做出了“大文章”。
  2010年,班立桐到了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他是援疆项目“天津—策勒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前方指挥部成员,主要负责技术工作。在戈壁滩上种蘑菇并不是件容易事。选址、温室设计、建造,适宜栽培食用菌品种选择,栽培技术指导、示范……当地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大到强,拉动了农用生产资料供应、物流业和外贸出口的发展,活跃当地经济,成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他笑称自己是“戈壁滩上种蘑菇的人”。
  现在,班立桐和他的团队又奔走在天津蓟州地区,随时随地接受菇农的技术咨询、深入农村为菇农提供技术指导。食用菌是蓟州种植业结构中的重要产业之一,特别是东北部出头岭镇、西龙虎峪镇及其周边地区,近年来已形成华北地区较大规模的食用菌种植基地。
  去年夏天,菇农的菌棒大规模不出菇,让菇农们很着急。一个电话之后,班立桐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反复排查,系菇棚内的“基温”不够所致,随后采取措施后,及时止损。
  类似的求助,班立桐已记不清发生过多少次。他说:“作为科技特派员,就应时刻做好准备,在菇农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及时的帮助与支持,让科技真正能够成为困难村农民的‘及时雨’。”
  农学院姓“农”。除了水产专家、蘑菇特派员,天津农学院里还有将生物技术选种应用到果树生产中的葡萄专家、创立了“基于理化特性和感官评价的食味育种法”的稻米专家……他们都带着技术和学生奔走在田间地头。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