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三农”工作新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省委、省政府在2018年提出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振兴农村产业不仅关系农民脱贫问题,也关系农村可持续发展。家庭农场是有效带动农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振兴乡村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因地制宜,把准家庭农场顶层设计“导向标”。立足贵州山区的地缘特征,依托青山绿水、田园景观和乡土文化等,优化顶层设计,发挥资源优势,注重集聚效应。一是完善人才政策,化解“人”这一难题。完善相关引人选人用人留人的政策设计,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主要优势和内生动力,为农场主、新型农民、乡土人才、新乡贤等搭建工作、学习、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生存平台,激发农场主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主动适应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品牌化的发展需求。二是完善用地政策,化解“地”这一难题。土地问题是一个根质上的问题,又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家庭农场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需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农户在土地使用上的权力和地位,探索开展县域乡镇的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荒地、荒山、荒沟等土地综合整治,尽可能盘活土地资源,并引导向家庭农场类似乡村产业适当倾斜。三是完善资金政策,化解“钱”这一难题。完善“政府投入+金融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等扶持机制,探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分享模式,多渠道、多方式、多类别打通家庭农场融资困难等制约路径,引导家庭农场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突出机会共享、成果共食、利益共赢。
融合力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合体”。立足贵州现有的乡村产业基础、农业组织业态、农业发展模式等实际,延长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丰富利益链。一是培育“产业联合体”。壮大发展“一村一品”,积极打造“一区(县)一业”,大力发展贵州地方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因地制宜选择农产品经营品种,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二是培育“组织联合体”。充分考虑土地连片性、交通便捷性等制约因素,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引擎+家庭农场推动+农业专业大户参与”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合体”,助推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家庭农场积极主动参与融合模式,促进优势互补。三是培育“模式联合体”。合理配置农业产业要素,推动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发展稻渔共生、林下种养,挖掘观光游览式、生态休闲式、农业体验式、农业采摘式等业态,探索创意农业、功能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推动家庭农场的价值引领和作用辐射。
激励示范,推广典型案例特色发展“样板库”。立足贵州的资源禀赋优势,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使好“组合拳”。一是深化“扶贫·扶志·扶智”主旋律,激发农场主“新思想”。定期认定示范性农场,充分使用好级别认定、评优评选平台,宣传推介农场经营鲜活经验,及时发现、总结提炼家庭农场发展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启示,专题式、系统化、深度型宣传推广鲜活的优秀案例事迹,赋予家庭农场更多的存在感与获得感,激发农场主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建立“新媒体+农业”信息库,赋予农场主“新常态”。搭建“新媒体+”“互联网+”等线上农业信息共享平台,让家庭农场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信息能够定期更新进入共享载体,充分利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打开销售信息壁垒,让农场主适应新时代、融入互联网,让农产品走出农村、流入市场,转变传统农民身份。三是创建“专题+项目+研学”新平台,开拓农场主“新眼界”。围绕长知识、开眼界、强素质、增效益,对农场主、新型农民、乡土人才、新乡贤等开展专题式、项目化技术技能培训,帮助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和建立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引导其长知识、增信心、提精神、懂技术、善管理、降成本,实现农场主向老板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构建校企、校地、校农等多主体合作模式,推动在校师生深入实践学习典型案例、掌握经验做法、传承企业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