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作 绿色发展新风景
金秋十月,大地一片丰收景象。在我省的信阳、南阳和沿黄地区,稻虾共作、稻蟹共作已成为农民种地的“新时尚”、农民增收的“新法宝”。稻田里,稻穗金黄、蟹肥虾跳,农民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一水两用更赚钱
在信阳市罗山县庙仙乡熊林村林道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水稻丰收在望。稻田四周环绕着约1米宽的沟渠,清水缓缓流淌,成群结队的小龙虾游得正欢。
“我这是一水两用,种一块地能挣两份钱!”该合作社负责人陈广兵说,“你瞅这虾个头多大,每公斤至少卖60元!”2018年,该合作社产小龙虾39万公斤、稻米120万公斤,实现利润约1900万元。
我省不少地区稻田资源丰富、适宜小龙虾生长。这些地区实施稻虾共作,可实现小龙虾、水稻同步增产,让更多农户增收致富。稻虾共作,可以有力地助推村民脱贫。
邓州市积极推进稻虾混养、稻鱼混养、优质鱼类养殖等项目,项目全部实施后每年可产优质水稻240万公斤,优质小龙虾72万公斤,优质淡水鱼210多万公斤,预计可带动周边农户开展种养面积8000亩,每年带动500多人脱贫。
按照匡算,实行稻虾共作,仅小龙虾每亩每年就可以产300公斤,最低收入1万元,扣除3000多元投资成本,能挣6000多元。
绿色农业更生态
水稻田里养殖小龙虾,不仅可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促进土地生态恢复。
陈广兵说,小龙虾在稻田里活动,不仅可以为稻田除草、松土,小龙虾的排泄物还是稻子的天然肥料;稻子可以为小龙虾提供食物,为小龙虾遮阴、避害。稻虾“合作”,优势互补,养殖小龙虾不用化肥,不打农药,小龙虾更干净、肉质更鲜美,大米饱满香甜、品质更好,稻虾共作收到了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的效果。
信阳市水产局局长耿继宇说:“稻虾共作能减少使用化肥、农药70%左右,为提高稻米品质、助力脱贫攻坚,尤其是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邓州市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保护区内,农业生产中不允许使用化肥、农药,我们利用丹江水发展稻虾共作,也不能使用化肥、农药,恰好与水源地保护政策相符,我们的稻米和小龙虾品质更好,在市场上更有竞争优势。”楚豫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博说。
前景广阔有潜力
发展稻虾共作、稻蟹共作,逐渐成为我省稻区农民的新时尚。罗山、潢川、固始、淮滨等县的稻虾共作产业发展迅速。全面启动稻虾共作工作以来,信阳市稻虾共作面积由2017年年初的2.71万亩,发展到现在的84.5万亩。
在丹江口水库附近,淅川县厚坡镇稻虾共作面积已达4000多亩,丹江水养出来的小龙虾备受市场欢迎。
在黄河北岸,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的合作社注册了“水牛稻”商标,流转土地1800亩,托管土地2万多亩,发展稻蟹共作、稻虾共作,虾肥稻香,吸引了新乡、郑州不少市民前来旅游,形成了集观光旅游、农事体验、餐饮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我省水稻种植面积920万亩,适宜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面积约400万亩,稻虾共作、稻蟹共作方兴未艾,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耕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