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民教育培训专项工程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2018年总投入资金20亿元,共培养高素质农民约90万人……”10月30日,在洛阳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现场,备受瞩目的《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和《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以下简称《报告》《发展指数》)正式向社会发布。
2019年8月19日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历高岁数小:中青年新农民扎根田野
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年龄相对年轻,是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典型特征。《报告》指出,高素质农民队伍质量结构不断优化。从受教育程度看,2018年高素质农民队伍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1.1%,比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生产经营人员高出22.8%。从年龄结构看,35岁及以下的占16.8%,35至54岁的占72.11%。
《发展指数》显示,90.79%的高素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年数在5年以上,91.13%的接受了农业生产经营相关培训,17.80%的正在接受从中职到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教育。
投身互联网+:手机变身“新农具”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新农民开始投身互联网+。
《发展指数》显示,85.80%的高素质农民家中接通了互联网,77.29%的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2018年84.37%的高素质农民对周边农户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比2017年提高了9.49个百分点。他们通过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给周边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指导、统一购买农资和销售农产品、或者提供农业信息及就业服务等,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带动广大农民共同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展指数》表明,生产经营水平逐步提高,62.03%的高素质农民为规模农业经营户,其中36.14%的土地经营规模在100亩以上,57.59%的实现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生产;绿色生产技术逐步推广,24.76%的高素质农民采用了喷灌或滴灌等节水技术,39.56%的减量使用化肥或农药,85%的实现了畜禽粪便、秸秆和农膜资源化利用。2018年高素质农民的农业经营纯收入达到每年3.13万元,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93万元的80%,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万元的2.16倍。
发展不均衡:地区差距仍存在
高素质农民发展依然存在薄弱环节,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东部地区因队伍发展和产业水平优势而领先,东北地区队伍发展、产业发展和示范带动不够有力,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相对薄弱。
《发展指数》显示,东部地区高素质农民发展程度较高,其次是中部地区,东北部和西部地区高素质农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指数依次为:0.4823、0.4655、0.4330和0.4270。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的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分布在0.3490-0.5819之间,最低省仅达到最高省的60%。发展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山东省、上海市,平均值为0.5420,最低的五个省份平均值为0.3740。
“为此我们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促进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加强产业、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缩小省际和地区间发展差异;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除高素质农民发展后顾之忧。”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党委书记杭大鹏说。
“大咖”为啥聚河南
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是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广校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方面力推打造的五张名片之一。本届论坛为啥选择在河南举办?“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民大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耕说。
河南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截至2018年底,全省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等各类高素质农民77.88万人,涌现出了现代青年农场主王飞、农业物联网达人赵海、手工艺茶产业传承人周正祥等一大批优秀高素质农民代表,成为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现代经营理念和产业发展模式的耕耘者、引领者。10月1日,王飞作为优秀农民代表,乘坐“乡村振兴”方阵彩车参加国庆70周年大典群众游行活动。
省政府专门出台意见,明确农业农村、人社、扶贫、教育四部门每年完成20万人培育任务,确保“十三五”期间培育100万人的目标。实施了农业经理人培养、现代创业创新青年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专业技能(服务)型农民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规范管理上,推动65个示范县(市、区)制定完善了高素质农民管理制度和办法,登记注册生产经营型高素质农民4万余人。政策扶持上,在省级出台多项政策框架的基础上,推动4个示范市及示范县政府相继出台专门意见,创设落实了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扶持政策。跟踪服务上,组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基层农技推广区域(乡镇)站农技人员分类联系跟踪1万多名受训农民,因人制宜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开展创新创业孵化,增强其自主发展能力。
按照要求,我省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探索,完善工作机制和模式,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高素质农民的综合素质将逐步提升,发展能力将不断增强,队伍规模将快速壮大,高素质农民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才支撑作用将日益突出,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必将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