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在镇宁自治县扁担山坝区,农户们三五成群,采收、分类、搬运、包装、装车。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然而,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玉米种一点、水稻种一点,经济效益低不说,很多年轻村民只得外出打工,土地没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今年来,镇宁自治县充分发挥500亩以上坝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作用,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将坝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
选准主导产业 土地效益倍增
“你现在看到的这片土地种植的是花菜,那采收的是茄子、黄瓜。我们的蔬菜不愁销路,来自广州、长沙、海口的蔬菜企业都在基地等着收购,只要有货马上就运走。”惠农康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秀标介绍说。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2017年以来,扁担山镇以农民增收为立足点,突出蔬菜产业特色,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规划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可行性研究、认证和市场调查,确定将蔬菜作为主打产业,并聘请贵州省农科院专家编制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在规划的引领下,扁担山镇加强坝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机耕道,整治土地,配套喷灌设施,修复排洪沟渠,疏通河道。结合农村“三权”促“三变”改革,在全镇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基础上,依托镇政府平台公司统一流转土地,采取政、企、村合作的方式,以利益分红为纽带,实施蔬菜产业示范带建设,推进蔬菜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我们这里背靠黄果树,水源丰富,夏季气候稳定在25℃至30℃之间,冬季也非常暖和,非常适合发展蔬菜种植。”扁担山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罗正义说,“以前种玉米、水稻,每亩地产值不到1000元,如今种植蔬菜,一年可以种3至4季,基本春夏秋冬四季地里都有蔬菜,经过农业结构调整,现在每亩地能收入上万元,产值相比过去翻了十多倍,群众积极性高得很。”
组成利益共同体 农民增收拓宽路
“从今年1月份开始,我就一直在这干活,每天80元,一个月下来有2000多元的收入呢!现在自己手里宽松了,日子过得好了。”扁担村村民伍银珍高兴地说。
“种蔬菜真是选对了,现在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我们还能拿分红。”在地里收黄瓜的村民韦妹苹说。
目前,扁担山镇村民户均流转土地3亩,收入2100元,入园区务工收入没人每月1500元左右,平均每户一年收入3.6万元,增收效果明显。
去年以来,扁担山镇完成全镇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后,由镇平台公司统一整合“筑巢引凤”,引进5家农业发展公司,引入资金4000余万元,通过以产业链、利益链为纽带,以土地资金技术合作为主的要素联结,推动了农村产业快速发展。
“现在我们扁担山坝区有连片土地2200亩,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目前已经发展卷心菜200亩、黄瓜300亩、茄子300亩、辣椒400亩、西红柿400亩,完成蔬菜种植示范园800亩喷灌系统的建设,同时在坝区大力推行‘土地统一流转、产业统一规划、生产统一管理、成本统一核算、按股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生产投入零成本、经营管理零风险、劳动就业零距离’,在坝区产业的带动下,扁担山全镇减贫426户2244人,预计到今年年底,全部贫困户将实现脱贫摘帽。”镇宁自治县扁担山镇党委书记韦安说。
加强农民培训 农户增收底气足
“我来基地上班一年多了,现在相关的蔬菜种植经验和技术都掌握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打算流转土地自己种!”36岁的扁担村村民伍少坤谈起未来,信心十足。
去年8月,常年在外打工的伍少坤一听说家乡发展蔬菜种植,心动了。他和妻子回到家乡,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自己和妻子在合作社的基地务工,两人每月收入5500元。
耕地、铺膜、育苗、除草、施肥……对于蔬菜的种植流程和注意事项,一年下来,伍少坤在公司种植技术员和镇里的农技员指导下,对蔬菜种植了如指掌。
“如今自己在家门口就业,不仅免去了过去的东奔西走,而且还可以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伍少坤说。
“农民实现‘生产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还不够,产业要持续发展,要调动农民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产业生产全过程,掌握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实现从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韦安说。
随着坝区产业的发展,像伍少坤这样的大批外出中青年陆续返乡,在园区和基地学到各种现代农业技术。当地还开展各类培训,并优先对300名贫困人口培训种植技术,截至目前,当地已培训农民1500人次以上。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望着生长正旺的蔬菜,韦安说:“只有掌握技术,劳动群众才能成为扶贫产业的参与者、建设者、分享者乃至未来的管理者,才能更好地激发出他们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