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设计让雨水“守规矩”
首个符合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建设要求的“美丽乡村”诞生了。
当天,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他们不但参观村里10公顷房山磨盘柿采摘园(全镇有1260多公顷),研究路旁的太阳能路灯,甚至进入村民家里考察冲水式厕所。原来,他们是全国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考核专家组的成员,在对大峪沟村历时3年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成果进行验收。通过一系列的考核,考核专家组组长汝利福宣布,全部考核项目合格。
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副处长李凌松介绍,从2016年开始,北京市以农业标准化工作为基础,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利用标准化手段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着力壮大乡村产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是北京市该领域的首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该项目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将标准化理念融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活环境治理以及产业化经营等各方面,构建并运行了涵盖设施建设标准化、特色产业标准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标准化以及美丽乡村村容维护标准化等方面的标准体系。
据悉,从2016年至今,大峪沟村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行标准化建设,在尽量保留步道周边自然风貌的情况下,累计修建登山步道1500米,新建护栏500米,配备垃圾桶50个,主步道宽度不低于60厘米,步道容量设置为8~25人/公里,既保证登山舒适度又兼顾安全;对村级污水处理站实现标准化管理,对柿树叶、林下杂草、秸秆等农业固体废弃物实现堆肥利用;完善大峪沟村60多公顷特色采摘区,其中改造超过16公顷示范采摘区和3公顷网架栽培区,引进20个国内外优良品种,为游人提供柿子品种科普展示;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改造冲水式厕所达700余户,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以标准的形式规范引领当地产业发展,将科普、柿子文化展示融入到采摘服务中,提高了特色产业“房山磨盘柿”的知名度,开展农家乐旅游的农户数逐年增加,提升了当地民俗接待旅游的规模和数量,实现“强了农业、富了农民、美了农村”的良好效果。
张坊镇政府负责人介绍说,大峪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最终形成了涵盖综合通用、村庄生活基础设施、磨盘柿产业、农业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治理、村容整治等六大方面,包含61项标准在内的张坊镇大峪沟村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同时,镇政府因地制宜的出台了《村容村貌管理与维护规范》《登山步道设置与管理规范》《磨盘柿采摘园科普与旅游休闲服务规范》等6项区域性规范。
李凌松表示,大峪沟村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仅仅是北京市农业农村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的一角。目前,北京市已建成9个批次10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和1个国家级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形成了以标准化为手段、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首都现代化农业标准化产业特色,在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