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旺两缺’到 ‘量足价稳’,今天江苏人‘菜篮子’里的丰富多彩真的是我们当年没想到的。”10月,在江苏省农科院举行的“江苏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论坛”上,多位江苏的老“蔬菜人”深情回顾了江苏“菜篮子”的发展史。
今天的我们走进菜市场,来自各地五颜六色、品类齐全的蔬菜令人目不暇接,本地的、进口的、时令的、换季的……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胃。很难想象在几十年前,“蔬不熟为馑”真的是令江苏百姓发愁的难题。
调茬口,先保障全年“有菜可吃”
耄耋之年的徐润芳,曾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满头银发的她为江苏人育成了西瓜品种“苏蜜1号”和优质、抗枯萎病的西瓜品种“抗病苏蜜”,让我们的“果盘子”多了一味属于自己的甜。
上世纪50年代,年轻的徐润芳刚刚参加工作,由于农业生产力落后,当时江苏蔬菜收成每年存在两段明显的旺季和淡季,称为“两旺两缺”。尤其在每年1-3月,百姓只能靠冬季囤积的大白菜和萝卜勉强支撑,因而不得不在冬季“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而在旺季,大量蔬菜上市供大于求,丰产不丰收的问题同样突出。
作为农业科研单位,应省政府“为当时当地服务”的农业要求,怎样为全省实现蔬菜均衡供应亟待破题。
“条件落后,我们只能建议生产单位用‘物理办法’保证全年蔬菜的不间断生产。”老人回忆,1958年,科研人员开始在全省多地开展地方品种调查,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地丈量,编制了蔬菜分类检索表。
结合江苏品种资源调查,和省内不同地区蔬菜栽培制度、茬口布局和蔬菜周年供应关系,科研人员把全省主要的蔬菜作物分为“早熟”“晚熟”“多季作物”三类,为农户的生产排上了时间表:过冬前种下土豆、洋葱、莴笋,这些耐储藏菜品在6月收获,可以缓解7—8月的伏缺;春天种下早熟的茄果类作物,同年7月可以收获一批;秋收之后,在冬季小雪至大雪期间,再收获白菜与萝卜,有经验的百姓会挖窖储藏。其余除了盛夏的时间,便用青菜这种生长快、茬口多的多季作物来进行过度和调剂,如此一来,基本保障全年“有菜可吃”。
“没菜吃的时候,大家就多种青菜,今天南京人爱吃青菜,也和当年青菜的‘国民度’高有很大关系。”徐润芳老人感慨,数十年前,农业依然“靠天吃饭”,一个过长的梅雨季或者突如其来的倒春寒,便足以对田里的收成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她叹道,作为那个年代的科研人员,利用作物生息的时间规律来调节茬口、尽量满足让百姓“吃饱”的基本要求还是被动了些。
设施农业搭起来,和“两缺”彻底说再见
放眼今天的南京谷里街道亲见社区,一排排高标准塑料大棚,两层楼高的蔬菜联栋大棚,不锈钢“骨架”外罩的玻璃温室,棚内不但安装了湿帘、遮阳系统,还通过温控、风机自动调节温度和通风……在这个占地3.5万亩的农业基地中,市民能看到来自全世界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文明。
航拍江宁谷里设施大棚。
漫步全省休闲农业观光处,不乏这样成片的大棚,棚内暖意洋洋,瓜果飘香。从依赖自然到借力自然,设施农业通过人工可控的温、光、肥、水、气,使传统农业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真正实现了果蔬高效生产。然而,如今寻常可见的温室与大棚,从走进江苏到遍布全省,却花了30余年。
1961年,年轻的沈善铜在“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前身)参加工作。自然灾害的痛无法忘却,谁都想一鼓作气振兴希望的田野。
80年代,沈善铜(中)指导大棚生产。
在与日本某农业科研单位的学术交流中,对方向沈善铜介绍了“隧道栽培”模式,即用聚氯乙烯棚膜搭起“隧道棚”,在棚内种植蔬菜可保暖防虫。只是棚膜价高,与日方的交流学习又十分有限,大多数经验只能靠自己摸索。
沈善铜回忆,第一个引入小棚栽培模式的是南京大校场红花生产队,首批“入驻”小棚的蔬菜则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番茄、茄子和辣椒。在小棚保护下,蔬菜上市时间能提前10天左右,产量也大有提升,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小棚栽培是江苏向设施农业迈出的第一步尝试,在全国也属于率先进行试验”。
70年代中期,下放农村再回到单位的沈善铜,依然心心念念着棚膜试验。彼时,全国尤其冬季寒冷漫长的北方,都在发展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1976年,沈善铜等人借鉴了北方竹木结构大棚的结构,为紫金山公社苜蓿园大队支起了南京第一座设施大棚,想到一年四季果篮鲜,大伙儿都欢天喜地。
竹木结构大棚的短板却很快暴露,由于江苏雨水多,北方大棚的“矮胖”结构,极不利于防雨。为此,科研人员动了脑筋,设计了“瘦高”版的江苏大棚便于排水。
“身材”因地制宜做了调整,茬口也不能照搬北方模式。大棚里,“春夏秋三季栽培”形成了江苏版大棚蔬菜茬口安排。尤其在伏缺时节,他们带动农户,在大棚外加上遮阳网、防虫网,以叶菜类为主进行蔬菜生产。走出大棚的蔬菜源源不断,也渐渐实现了全省蔬菜的周年供应。
不断摸索,不断调整,不断改造,在80年代中后期,全省大棚设施发展驶入快车道。
最早从日本传来的一个“隧道棚”概念,在坚持不懈的本土实践下,终于发展为一幢幢耐用、实用的温室大棚。至此,困扰江苏多年“两旺两缺”不均衡的农收状态,画上了句号。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数据,2018年,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达19.6%,高标准农田占比已达61%。南京新创蔬菜分子育种研究院院长袁希汉说,今天全省设施农业呈现出信息化推动力增强、融合发展明显加速的特征。接下来,实现多态融合,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引领,用技术手段解决劳动力成本过高、联合攻克一批农业领域关键技术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小辣椒的升级路——安全营养成为蔬菜新时尚
像“小灯泡”一样的白色茄子,没刺儿的黄瓜,紫色的小番茄,黑色的辣椒……在近日于南京江宁区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园举办的2019第三届中国·江苏蔬菜种业博览会上,1520个缤纷多彩、外形奇特的蔬菜新品种令人眼花缭乱。
在现场,光是辣椒就足足展示了116个不同的品种。甜椒、螺丝椒、线椒、小尖椒……集中了国内辣椒最新研究成果。
在我国,辣椒产业已成为最大的蔬菜产业。在江苏,小小一只辣椒数十年来也走过了一段“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式升级之路。
60年代,“吃饱”当头,在蔬菜新品选育中,“丰产”就是农作物最大的“美德”。省农科院科研人员在南京郊区蹲点搞样板,发现当地辣椒田块出现甜椒与辣椒的自然杂种能结合双亲优点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随即,他们利用南京“黑壳早椒”与上海“茄门甜椒”做父母本,育成“早丰一号”,并进行杂交制种。
提到这一辣椒杂交品种的创新性,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竖起了大拇指:“早丰一号”继承了“父母”的优点,表现出早期产量与总产量“双高”、生长势和适应性“双强”的极大优势。70年代,“早丰一号”已“红”出南京,在我国开始大面积推广,远赴两广两湖,市面上一度供不应求。
稳产后的80年代,“新品选育和防虫抗病”又成了田间新课题。通过杂交育成的“苏椒5号”更耐低温,更能抗病,比“早丰1号”提早上市7-10天,连续结果和早期产量更加显著,随之而来的,当然是更高的亩产经济效益。
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王述彬介绍,今天,“苏椒家族”已经“繁衍”到第六代品种“苏椒1614”,除了更早熟、更适应低温这些“标配优点”,这种薄皮椒炒后更脆爽好吃,比普通辣椒高20%的维生素C含量也充分迎合消费者对“吃出健康”的营养需求。
“苏椒1614”结果体积几乎是普通青椒的一倍。
新品种和新技术正为江苏蔬菜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近年来,江苏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150多万亩,播种面积和产量一直稳居全国第四位,蔬菜产值占全省种植业总产值的40%以上,已成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也要看到,真正优质的蔬菜抗病品种还待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程度依然不足。”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管永祥分析,江苏蔬菜产业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重点做好推进蔬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高蔬菜生产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加快适用新型多功能智能化农机开发三方面的工作。
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所长王伟明说,“田间论文,从来都是以百姓‘食为天’的刚需开题”。当下消费者的口味正变得“挑剔”,也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体现。农产品在质量安全、营养与特色风味上,正从增产导向逐渐转向提质导向。“我们努力的方向,不仅是要牢牢端稳手中的饭碗,更是对‘安全、营养、生态、高效’的绿色蔬菜内涵尽科研之责,这是蔬菜产业主攻方向中的优先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