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来自麦田的“金色名片”——南和县金沙河农业合作社探访
在南和县金沙河农业合作社闫里村种植基地,农民们在检修机械。通讯员 武国栋摄
合作社植保无人机在南和县闫里乡闫里村麦田进行喷药作业。(资料片)通讯员 邱洪生摄
开栏的话
邢台,自古水肥土丰,素有“冀南粮仓”之称。日前,全国促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工作现场会在这里召开。经过多年发展和探索,邢台现有农民合作社11793家,涉及农户35.3万户、农业人口120万。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2家,省级示范社121家。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是有机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并已成为振兴乡村、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邢台在推进农民合作社发展方面成效明显,得到国家有关部门高度肯定。
即日起,本版推出《在希望的田野上——新型农民合作社成长记》系列报道,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解析邢台一些新型农民合作社的成长密码,进而彰显在希望的田野上迸发出来的前进力量。敬请关注。
“364亩小麦,纯收入4.94万元。”
这是南和县梁牌村农民梁立峰今年麦季的分红。他不是传统意义的种粮大户,而是金沙河农业合作社的一位新型职业农民,现在闫里村基地种地,“现在种地可是技术活,我的技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要勤跟课堂上的老师学。”
种地还要上课?合作社负责人李江坡解释:“咱是国家级示范社,闫里村基地还是一所职业农民培训学校,这里的农民,白天劳作,晚上培训。”
在邢台,种地正在发生新变化。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渐告别传统的“单兵作战”,朝着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方向转变,随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产业散发出新的时代气质。
日前,农业农村部在全国遴选了24个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进行推介,金沙河农业合作社榜上有名。
麦田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间
10月21日,闫里村外沃野平阔,麦苗刚钻出地面,大地被染成绿色。一方方麦田都是适合机械作业的大地块,地里除了喷灌设施自动作业的场景,几乎见不到人在忙碌。
“闫里村基地面积共5600亩,由15位新型职业农民管理,今年种的都是一种名为‘中麦578’的优质高筋麦。”李江坡说,基地一年种两季,一季玉米,一季小麦,都是订单生产,收获后全部运往集团,不用发愁卖粮难。
“集团”的全称是金沙河面业集团,1996年建厂,现已发展成为以小麦制粉、挂面制作为主业的大型面粉类食品企业。2018年,集团总销量达100万吨,日均进料加工小麦1.1万吨,可磨出近8000吨高质量专用面粉,其中3600吨面粉专门用来制作600多种包装规格、花型的单品挂面,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响当当的产销数字,让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金沙河”成为邢台一张金名片。
在集团产品展厅,从婴幼儿系列的蔬菜面、鸡蛋面,到孕妇的营养面,中老年人的薄面片;从最常见的家常挂面到担担面、兰州拉面、龙须面、刀削面;从小麦芯面到杂粮面,各种在市场上能吃到的面条,在这里都有相对应的挂面产品。并且细条的、粗条的、圆的、扁的、花边的、菱形的不同形状,应有尽有。
看似不起眼的小麦,却在这里每天演绎着“传奇”。从小麦原料收储、制粉,到和面、轧面、烘干、切割……整个生产流程具备很高的科技含量,全部是自动化生产,而涉及生产环节的车间里几乎见不到一名工人。
好挂面必须用好面粉,好面粉来源于好小麦。正是基于这一经营理念,金沙河面业集团决策者决定把触角向生产上游延伸。
2012年,在南和县委、县政府支持引导下,金沙河农业合作社成立,其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实现规模化种植。如今,在南和境内,金沙河农业合作社经营土地2.8万亩,涉及6个乡镇30个行政村的6696个土地承包农户。
南和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未来3到5年,金沙河将再建20万亩小麦生产基地,彻底解决农民卖粮难和企业收好粮难的矛盾,这些麦田将成为金沙河面业集团的第一生产车间。
传统农业有了新种法
为什么这么多村民愿把土地流转给金沙河?
这个疑问,闫里村党支部书记范会强给予了解答。他说,全村人均农田只有1亩多点,农户收入早已不可能单指望种地,“刨去种子、施肥、农药、收割等成本,且不说费时费力,到头来一算账,基本不挣钱。”
2016年,南和鼓励各村加快土地流转,号召以村党支部名义领办或参与农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当时金沙河农业合作社有意在闫里村流转土地,村“两委”经过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一致同意“加盟”金沙河,整村流转土地。
“当时流转费定的是‘双500’”,即按照每年每亩两季各500斤小麦、500斤玉米产量,以当地物价局粮食指导价为基准,换算成现金,提前付给流转农户。南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瑞霞介绍,“双500”流转费是农户、村“两委”、合作社三方商定的标准,“高于不计入农户个人投劳部分的种植净收入,如果算上农户流转土地后腾出时间打工增加的收入,比不流转会好很多。”
大账小账一算,干部党员带头,闫里村土地流转很顺利。
“我们不仅可以拿到稳定的土地流转资金,还可以接受集团的免费培训,成为持证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选择自己创业,也可以到基地种地,还可以到集团做一名车间工人。”闫里村村民张伟庆说。
“我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家里的两亩多耕地自己种着很吃力,一年到头也没多大收成。现在流转给合作社,在家坐着收租金就行了。”闫里村60多岁的刘六太老汉说。
李江坡介绍,合作社推行的是“统一购种、统一农资、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仓储、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平均亩产增加100多公斤小麦和玉米,可耕土地增加2%,生产投入降低10%。
依靠流转来的耕地,依靠全程机械化和精细化管理,金沙河成了南和县头号“种粮大户”“高产大户”,亩均收获小麦1100斤、玉米1300斤,年产粮食3.3万吨。其中的小麦完全按照集团产销需求组织生产,从品种选择到原粮品质全程可控,成为企业最放心的专用原粮。
农业生产效益也因为实现规模化、科学化种植,令传统农业难以望其项背。相比普通农户户均3至5亩的耕种效率,合作社职业农民人均管理426亩土地,最大管理面积达951亩,大幅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举个简单的例子,农田洒肥农户一天最多喷5亩,我们一个人能喷2000亩。”李江坡说,“按以前的种植方式,收秋、种麦,没一个月根本干不完,而现在,最多10天就全结束了。”
不与农户争利,又能反哺农户和农村,还能获得放心原粮,金沙河从二产到一产的逆向融合,迈出了企业一小步、产业一大步,推动越来越多的村庄和农户融入粮食生产的大变化。
“企业+农户+支部”多方共赢
显而易见,金沙河合作社是一个具有“三产融合”性质的合作社。
合作社成员中,金沙河面业集团既是合作社社员,又是主要出资方,作为粮食加工企业参股粮食专业种植合作社,实现了产业链上游与下游利益捆绑。而且,合作社作为企业的原料生产车间被纳入生产体系,实现小麦从田间到挂面的全周期生产;企业利用自身的信誉、资金优势,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持续的、充足的支持,增强了合作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田间到车间到餐桌”,这个发展链条带来的红利不言而喻。
李江坡说,合作社以单个职业农民种植地块为核算单元,在优先保证农户固定地租收益之后,所得利润按5∶3∶2比例在职业农民、金沙河面业集团、股权农户之间分配。另外,在县财政统一为农作物缴纳农业保险、合作社购买商业性保险的双重保障基础上,集团还从自己的分红中拿出一部分建立“风险保障金”,确保职业农民收益。
同时,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市场化委托方式为合作社提供土地流转中所需的各项综合性服务,包括前期土地流转整合、种植过程中村民矛盾纠纷调解、水电路设施的监督维护、秸秆禁烧、防火防盗等各项事务,降低了合作社与众多农户逐一协调的解决成本,合作社按照每亩地每年50元的标准支付服务费。截至今年8月,金沙河合作社累计给付闫里村集体服务费117万元。
用合作社给付的服务费,过去村集体几乎零收入的闫里村,现在不仅建起了村里保洁队伍,绿化美化了主要街道,还装上了210盏太阳能路灯。“村‘两委’的凝聚力、号召力更强了。”说这话的范会强,腰杆挺得很直。
“金沙河农业合作社作为全县合作社的典型代表,主要产生了两方面社会效益。”南和县委书记李胜敏说,一方面,合作社对土地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升级,因地施肥改良土壤结构,将2.8万亩土地改造为绿色高产田,做到藏粮于地。另一方面,实现了面粉加工的“前伸后延”,真正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此外,农民通过向合作社转让经营权,盘活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为土地高效利用、农民增收致富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探索了一条理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