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加快融入长三角步伐:2020年将创建200个省级以上产业园
11月9日,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宣城召开。这次会议既是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工作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总动员。会议指出,新形势下,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紧紧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把握好“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建设宗旨,按照“一业一园”思路,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力争到2022年,创建200个省级以上产业园、400个市县级产业园,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方式绿色、质量效益显著、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多层级现代农业园区体系。
《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指明了方向。据悉,安徽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产业园自2012年和2018年创建以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目前全省已建设13个国家级、97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4个国家级、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各地以省级园区为龙头,梯次推进,先后创建了一批市县级园区,成效和带动作用明显。在科技成果应用上,全省园区平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高于全省平均6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6%,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设施农业比重达30%以上。在农业绿色发展上,各地探索出很多绿色发展模式,全省园区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82%、90%,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主体培育上,2018年园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69家,占全省省级龙头企业四成以上;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达3万家和4万家,分别占全省30%和40%左右。在联农带农上,多数园区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使农民分享到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全省园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84元,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1988元、1367元。
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仍存在一定“短板”。比如说园区产值超20亿元的不多,高水平有特色的园区不多,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多数园区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没有形成真正的“一业一园”。 主要是各地对园区重视程度下降,没有把园区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产业融合不够。园区在加工短板明显,物流流通跟不上,产业链条短。二三产业之间联系不紧密,围绕主导产业来发展加工、服务业的少,产业相对孤立化、碎片化。三是利益联结不紧。在园区发展中农民参与度不高,园区利益联结形式仍以简单的土地租赁、入园打工为主,农民没有分享到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形势下,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紧紧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把握好“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建设宗旨,按照“一业一园”思路,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