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三农”工作对口协商现场特写
来源: | 作者: 人民政协报
  全国政协“三农”工作对口协商现场特写 “认真研究,绝不是空话套话”
  11月8日,全国政协礼堂东南厅,时针指向中午12点10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张金萍低头不经意间瞄了一下时间。现场正在进行的是全国政协“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14位委员的发言精彩务实,作为“商量”中的重要一环,到场的中央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针对复杂的“三农”工作也有很多话要说。
  由于发言踊跃,会议已超过预定时间,作为最后一个进行回应的部门,还要不要说?还要不要详细说?这是张金萍看时间的原因。
  事实上,3个半小时里,14位委员发言,包括张金萍在内的6位相关部门负责人,最终对每一位委员的每一个问题和建议进行了一一回应,有的甚至从不同职能角度对同一委员或者同一问题进行了多次补充回应。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着商量着,破解问题就有了新思路,推动乡村振兴就有了更大共识。
  “全国政协召开‘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充分体现了政协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委员们的发言都是真知灼见。‘三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也是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地钱制约因素确实需要着力解决。”财政部与人地钱问题中的“钱”息息相关,为此,部长刘昆带着五个相关司局的多位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对口协商活动。
  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地干,离不开真金白银地投。加大投入,这是现场不少委员的“关键词”。每当有委员谈到“投入”,刘昆第一时间抓起笔,飞快记录,等到回应解读的时候,面前的本子上已经满满两页纸。
  “李成贵委员提出要加大农业投入,中央财政一直在加强惠农支农力度,2019年虽然财政很紧张,但支出还是比上年有所增长,财政配套支持的含金量还是很大的。”
  “王侠委员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叫海绵村庄。乡村原生态的石板和土路都改成水泥路不见得合适,我们现在包括小型污水处理厂等举措都与海绵村庄的理念高度一致。”
  “周延礼委员关于推动农业保险迈向高质量发展问题,从国家层面我们回去会认真研究委员意见建议。”
  ……
  认真研究委员意见建议,刘昆补充道,“这绝不是空话套话,衷心期盼委员们能继续关注‘三农’问题,继续帮助推动‘三农’发展。”
  的确,真协商贵在一个“真”字。委员们提问题一针见血,提建议有的放矢,问题建议都是委员们深入调查充分研究的成果,饱含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拳拳之心。作为部委回应,这份回应不仅是对问题的回应,也是对委员们履职责任心的回应,这份回应同样真诚、坦荡。与其说是回应,不如说也是一个紧扣主题的高质量“发言”。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除了解决量的问题,还要关注质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政府投资,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除了介绍情况,更多的是跟委员们交换想法。他坦言,增加投入的量是应该的,但把政府的钱花好,花出效益才是关键,发改委也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总结经验,“除了政府投入,还要动员更多社会资金进入‘三农’领域,提高资金投资回报,增强社会力量进入‘三农’的积极性。”
  这个有关投入“质”与“量”的观点,得到委员们的一致认可。
  农业发展,农村冷链物流的短板不容忽视,唐俊杰和王侠委员在发言中提出“冷链”短板要补齐。“两位委员提到的问题非常重要,我们已经制定了物流发展规划,并且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制定了实施方案,明年还会在预算内资金上增加投入,支持农产品有效供给。”张勇向两位委员透露。
  乡村发展“人地钱”要素制约,人和钱的问题很清楚,地的问题可能更为复杂。自然资源部综合司副司长王爱民尽量做出最详细的解答,就刘永好委员提出的乡村产业用地供给不足问题,他并没有避讳这个供给不足其实是制度的不足,“历时多年、多易其稿之后,新《土地管理法》获审议通过并颁布,我们已经启动《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全面修订工作,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允许农用地上市,实现农民自己的地能够用得了、用得好。”
  还有委员提出的设施用地问题,尽管当前还在研究之中,但王爱民毫无保留地向委员们介绍了已经初步形成的思路,“大的方向上,我们肯定是支持农村设施农业的发展,也会对其中是否占有基本农田这个关键问题的界定进行了灵活处理,确保设施农业健康发展。”
  中组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时间一分一秒溜走,一个个回应却没有因为时间紧张而“缩水”。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能明确释疑解惑的,就充分介绍清楚;条件不成熟仍需久久为功的,则在进一步探讨中争取理解。协商双方都知道这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三农”工作纷繁复杂,要建言资政促进发展,更要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政协协商则为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提供了渠道,也为各方形成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合力搭建了平台。
  会议结束时,专门从贵州赶来参加会议的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收获满满,她提出的基层破解人才要素制约的若干想法,在回应中得到肯定,也得到了更大启发,“我会把这次得到的最新信息带回村里去,我们有信心岩博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