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这是继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后,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部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白皮书。它向国际社会全面介绍了中国的粮食自给能力、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和贡献、粮食支持政策、粮食市场开放等问题。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白皮书郑重宣示,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谁来养活中国?”这是国际社会对20多年前中国的疑问,也是1996年新中国第一部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不能回避的问题。
如今,14亿人口“不愁吃”,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作出了正面回应。“这在世界脱贫史上是一个壮举!”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在发布会上如是说。2004年以来,粮食生产实现“十五连丰”;2015年以来,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5亿吨以上;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
这样的喜人成绩是不懈奋斗结出的硕果。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谷物产量6.1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比1996年增加了1.6亿吨,谷物自给率超过95%,基本实现自给。此外,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
“以前粮食匮乏,吃不饱,现在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也已经解决,甚至追求‘吃得好’,这些成就在数字上有非常直观的呈现。”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每一代领导集体都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我国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对世界也是一个巨大贡献。”张务锋表示。
如何让“盘中餐”更好?
消费形式、消费环境在变,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也在变。
“在‘吃得饱’阶段,只要有粮食吃就行了。但是现在不仅要有粮食吃,还要‘吃得好’。”姜长云认为,如何让“盘中餐”更好吃、更丰富、更有营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我国粮食供给基本能满足需求,但人口在增加、人均口粮消费稳中有加、工业粮和饲料粮消费也在增加,从中长期来看,粮食需求总量仍然是刚需增长的态势,粮食供给还处在紧平衡状态。”姜长云强调。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满足人民餐桌饮食的多样化需求是新时期的新要求,需要新方法来应对。
“20多年过去了,全球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粮食相对过剩成为常态,中国逐渐被瞄准为国际上极具成长性的出口市场。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变化,适度进口成为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
据白皮书显示,在保证口粮完全自给的情况下,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2001年至2018年年均进口的粮食总量中,大豆占比为75.4%,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合计占比不足6%。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存在生产优势。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豆振兴计划”,并决定从2019年起实施。其中一个明确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4亿亩,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榨油大豆的脂肪含量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
“大豆需求主要分三类,食品、油料、饲料,其中用于饲料的豆粕需求占比80%左右。”李国祥认为,虽然近年受中美经贸摩擦和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大豆进口量出现了下降,但随着居民收入提高、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动物食品占比会更大,对豆类饲料需求也会增加,我国大豆进口量会进一步增加。他表示,“大豆振兴计划”并不意味着减少进口,这也是国内大豆生产发展与进口大豆来源更广、规模更大同时发生的原因。
让“盘中餐”更好,我们的底气还来自稳定充足的粮食储备。“从2015年开始,按照‘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5个月’的市场供应需求,增加了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炜表示。
守好“天下粮仓”
新版白皮书指出:进入新时代,实现粮食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张务锋介绍,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全国纳入粮食产业统计的企业达到2.3万户,2018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各地创建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粮食品牌,涌现出了大批骨干企业,成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被探索出来。张务锋用“一个目标”“两大战略”“三链协同”“四大载体”“五优联动”作了阐述。他指出,今后我国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资源节约、绿色循环,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加快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产业基础。
我国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但不以牺牲广大人民口粮为前提,同时还要保护和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0多年来,特别是2008年前后的世界粮食危机,中国虽然也曾出现过个别粮食品种等食物供求偏紧状况,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但并没有到国际市场上抢粮,更不允许生物能源加工与老百姓争粮,充分证明中国始终是全球粮食安全的积极贡献者。立足国内,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把解决14亿中国人吃饭问题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李国祥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为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国相继采取多项措施:通过取消农业税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300多亿元,财政支农总体规模到2018年达到1万亿元以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降低农民的种粮成本;在粮食收购方面,引导企业积极入市,防止出现“卖粮难”;此外,通过发展产业和优粮优价增加农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