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开展“校农结合”助力脱贫攻坚
本地“菜园子”直通校园“菜盘子”
——白云区开展“校农结合”助力脱贫攻坚
村民在小山村蔬菜基地为蔬菜装箱。
“白云区实验中学:青红椒90斤、土豆150公斤、西红柿75公斤、红薯60公斤、冬瓜40公斤、茄子75公斤……周一早上6点半前准时送到。”
“白云区舞韵艺术幼儿园:土豆50公斤、西红柿5公斤、大白菜15公斤、胡萝卜10公斤,明早7点半前送到。”
“白云五小:红薯150公斤、干辣椒5公斤,请周一上午送到。”
……
11月17日下午,“双休”过后的白云区校农合作微信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为学生提供校园营养午餐的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始陆续提交订单,向本地农产品生产基地、村级蔬菜合作社采购下周的农产品。
收到微信群里的订单后,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小山村500亩蔬菜基地里,工作人员张泽兵一边在群里回复“收到”,一边统计订单信息准备安排村民配货。
“各个学校订货的时间不一样,除了周五周六,周日到周一基本上都有订单。我们村蔬菜基地主要种植晚番茄、辣椒、红薯、小瓜等,如果订单上有我们基地没生产的蔬菜,我们会联合石龙村、祁山村、兴家田村等村,统一按时送货到校。”张泽兵说。
今年8月,白云区在前期与对口帮扶点长顺县白云山镇开展“校农合作”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农合作”,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搭建白云区内“校农合作”产销对接平台。白云区教育局与牛场乡政府签订“校农结合”采购合作协议,建立微信群,将全区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以及牛场乡各蔬菜种植基地相关负责人纳入其中,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原则,在同质同价前提下,鼓励动员辖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优先采购本地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让本地“菜园子”直通学校“菜盘子”。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确保学生营养餐的质量,惠及全区4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的2万余名学生;一方面可以助力拓宽当地农产品销路,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1月初,正是小山村蔬菜基地的采收季节,在小山村蔬菜基地旁的农产品储存仓库里,村民们正在忙着对刚采收的西红柿、红薯进行装箱、搬运、装车,场面忙碌而有序。
正在给红薯装箱的村民赵明春现在是小山村蔬菜基地的工人。“以前自家在土里头种蔬菜、种庄稼,要自家背出去卖,来回折腾还挣不了几个钱。出去找事做,我们年纪大了也找不到啥子活路。”赵明春说,现在土地入股到村里的合作社,每亩每年有千余元保底分红,平时蔬菜基地有活路,在家门口就能做工挣钱,生活越来越好,很满足。
小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清友介绍,小山村曾经是白云区的低收入困难村。近年来,在区、乡党委、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小山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运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由村支两委班子带头入股成立白云区牛场乡小山村蔬菜基地,发展绿色蔬菜种植。村民们也积极参与,把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平时还可以通过在蔬菜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校农合作拓宽了我们小山村蔬菜基地的产品销路,助推了村里的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基地主要吸纳村里家庭比较困难的村民务工,在采摘旺季,每天差不多要用工50人至60人,每人每天有100元工资。”张清友说,目前,蔬菜基地正在为冬季蔬菜供应做准备,确保校园农产品的安全供应。
通过推行“校农结合”,白云区不仅解除了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后顾之忧,还吸纳了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增产增收。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以来,白云区各学校、幼儿园已在本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社采购西红柿、红薯、辣椒等各类蔬菜4.99万公斤,成交额达30万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