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四千万“乡创客”扎根广袤田野
来源: | 作者:人民网
  11月19日,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来自博览会上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850万,在乡创业创新人员达3100万,他们被形象地称为“乡创客”。在要素聚乡、产业下乡、人才入乡和能人留乡的推动下,农村创业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不少“乡创客”也反映,返乡下乡创业依然面临项目不好选、用地不好拿、资金不好筹、人才不好聘等瓶颈制约。如何完善“人地钱”支持政策?如何密切社会资本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广袤乡村成为投资兴业热土


  一直以来,赣南脐橙都是江西省定南县果农名副其实的“致富果”,然而,产品单一和品牌效应不强是制约其发展的短板。把赣南脐橙的品牌做出新花样,就成为返乡创业人钟小阳的梦想。


  2015年,钟小阳返乡,进入江西省梦江南农场股份有限公司。在他的推动下,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共同研发富硒脐橙种植技术,让赣南脐橙摇身成为富硒产品,富硒脐橙的价格比市场普通赣南脐橙高出一倍多。


  返乡创业者带来的不仅有新思维,还有新技术和新模式。四年前,重庆柚美时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家强带着在深圳打拼积攒的500万元现金回到了老家——重庆市市级贫困村垫江县高峰镇红星村,开启了第二次创业之路,从事垫江晚柚规模种植、深加工桑葚柚子酒、文旅采摘产业。整村全面开启“老百姓土地入股、政府产业资金扶持、农业信贷资金助推”新模式,带动老百姓实现了增收致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吸引了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广袤农村正在掀起新的创新创业热潮。在“乡创客”的带领下,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分析指出,从市场容量看,我国有2800多个县、近4万个乡镇、58万个行政村,还有5.6亿人生活在农村。从市场需求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营养健康、优质绿色的特色农产品,绿水青山、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乡愁浓郁、民风淳朴的农耕文化,日益成为稀缺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乡村是投资兴业的热土,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空间广阔、前景光明。


  “从投资条件看,农村交通、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流运输更加便利,加上人工、土地等成本相对较低,发展二、三产业的条件越来越好,还有1500万高素质农民和350万家新型经营主体,有能力有热情,与社会资本有效对接、高效承接。这些都为社会资本下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韩长赋说。


  据农业农村部初步统计,目前社会资本下乡主体超过15万家,累计投资额超过2万亿元。


  破解返乡创业“人地钱”瓶颈制约


  在返乡创业代表、南京东晨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善金看来,返乡创业中确实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在农村,对于考上大学“跳出农门”的年轻人来说,留在大城市往往成为他们的人生目标。但徐善金却放弃了去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回到农村进行创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创业用地不好拿、创业资金不好筹、技术和人才支撑不够成为创业初级阶段面临的几大难题。”徐善金说,自己创业的道路从来没有平坦过,但他从来没有回避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战胜困难。


  “这10年,我探索了一套新路子,让创业站得稳、立得住、干得长。”返乡创业代表、吉林长春晟华农业科技发展集团董事长李华靓破解创业难的“法宝”就是创新模式。他介绍,这些年,自己不仅创办了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创设了“定制体验农场”,还实施“万亩生态水稻定制体验农场”项目,走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之路,形成了“村支部+合作社+企业+市场”的村企联动管理模式,每垧土地提高农民收入5000余元,解决了110余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韩长赋表示,针对返乡下乡创业的用地难问题,农业农村部正与自然资源部门研究,即将下发设施农业用地办法,并正在抓紧完善农村产业融合用地政策,进一步放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四荒地”等资源,努力满足乡村产业振兴用地需求。


  “针对融资难问题,将推动扩大农村资产抵押范围,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加大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力度,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乡村;针对缺人才问题,研究出台支持‘引人育人留人’政策,积极引入各类外来人才,同步培育‘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韩长赋说。


  社会资本下乡不能代替老乡


  近年来,随着社会资本下乡热潮兴起,热潮中的思考也在持续——“老板”下乡,到底是带动“老乡”还是代替“老乡”?如何密切社会资本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对此,韩长赋指出,社会资本下乡要带动老乡,不能代替老乡,不能让农业现代化、农民边缘化,而是要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在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主论坛上,广州增城乡村振兴基金总裁、鲁家村红山楂农场主毛杰分享了密切利益联结的鲁家经验——广州增城乡村振兴投资并占股51%,鲁家村村民以土地和现有厂房、民房等资源入股,占股49%,按照“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合作建立“红山楂农场”,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盘活了鲁家村沉睡的资源,点燃了农民致富的热情,真正做到了让产业资本投资人、村集体、农户三方得利。


  “鲁家村的实践证明,我们要多办农民‘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产业,把收益更多留在乡村。要多办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产业,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要多办扶贫带贫、帮农带农的产业,带动农村同步发展、农民同步进步。”韩长赋说。


  专家指出,为带领农民增收,社会资本应主要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间的种养环节要尽量留给农民,并以订单、品牌和资本为“黏合剂”,带动广大农户进入产业链,更多分享增值收益,成为联农带农的“自家人”。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要加大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力度,给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发展机会,带领他们见世面闯市场,不断提升素质能力。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