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理应绽放更多育人之美
不久前,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内容包括进一步提高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角)图书质量,营造健康安全的育人环境,保障广大师生教育教学需求,充分发挥图书馆育人功能等。
通知明确了审查清理范围是中小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期刊、电子读物等,并附有《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标准(试行)》,对非法图书,不适宜图书,外观差、无保存价值的图书等类别予以准确界定。对于不同类别的图书,通知提出了具体的分类处理意见:非法图书坚决清理;不适宜和外观差的图书,停止流通,另库保存;可能有保存价值的陈旧图书单独存放。总体来看,此次审查清理目的明确、内容清楚、要求到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作为与师生息息相关的图书资源,其质量几何、使用如何,影响深远。出于从根本上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质量的目的,此次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可谓正当其时。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图书配备质量不高,适合师生阅读的经典书籍明显不够,现有馆藏图书普遍存在版本不新、选本不优、门类不多、童趣不强等问题。尤其是深受小学生欢迎的图画书、桥梁书、科普书、游戏书和艺术、科幻、动物小说类书籍等,尚很难全面进入图书馆,成为教师教学、学生成长的资源。
在师生成长方面,学校图书馆其实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且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理应成为教学、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枢纽。因此,图书品质几何、数量多寡、丰富程度、使用程度等,都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而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学习平台和育人作用,学校一方面要按照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通知要求,全面筛查馆藏图书,剔除不适宜的图书,保证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同时,还要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为师生配备好书,对图书馆进行一番设计,使之更有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使师生心向往之。另一方面,学校要有意识地拉近图书与师生之间的距离,打破各种条条框框。例如,在图书借阅上,尽量少加限制,让师生亲近好书,鼓励他们亲近好书,充分利用优秀图书资源。
对此,教师既可以将优秀图书拿到课堂上、融入教学中,与学生一起讲解、分析、学习、感受、品鉴,也可以放在班级图书角供学生自由阅读;同学之间既可以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小组合作,研读好书,也可以以书为媒,以书会友,以书为师,通过阅读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做好生涯规划,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同伴和教师的指导下,使阅读真正成为习惯,从浅表性阅读走向研究性学习,从休闲阅读上升到专业阅读,进而拥有更强的学习力。
进入互联网时代,每位教育者都应该重新审视阅读的价值,在师生阅读上下力气、动心思。对于图书馆书籍的整理,不妨做一些创新,如打破传统的书籍分类法,将同一主题书籍放在一起,如以动物小说、船舰知识、电子工程、山川地理等分门别类,做好虚构类作用与非虚构类作用相结合,共同滋养学生的心灵,培育终身读者。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明确要求相关责任主体把好关,确保捐赠图书质量,并定期开展图书剔旧更新,确保中小学图书馆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纸质图书不少于一本,逐步减少教科书同步练习等图书资料。这些要求有着鲜明的素质教育导向,意在引导师生阅读与时代发展同步,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好书。如果每所学校都能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打造有内容、有设计感的图书馆,不仅学生的童年有书香为伴,教师想必也更能享受到教育之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