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全面推进“古辣香米”产业升级发展
近年来,宾阳县紧紧围绕全环节、全链条、全过程、全县域“四个全”,扎实推进水稻绿色高质量发展,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全面提升县域种植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结合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产业水平,以农旅融合为契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古辣香米”产业升级发展,打造成为宾阳县农业发展样本。
立足资源基础做好特色文章 宾阳县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是广西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首批“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示范县等。
目前,宾阳县农业生产总体呈现“粮食保持稳定,产业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特点。宾阳县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8万亩,粮食年总产量35.3万吨,其中水稻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5万亩以上,稻谷年总产量达32万吨以上。
近年来,宾阳县立足丰富优势资源做好农业产业特色发展这篇文章,努力打造推广“古辣香米”等农业品牌。全县共有大米生产加工企业30多家、大米注册商标48个,工业总产值约22.59亿元;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35家、家庭农场108家,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45家,形成了从工厂化育秧到烘干收储销售一条龙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瞄准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集成整地、播种、育秧、栽培、管理、收获等各环节绿色节本高效技术,宾阳县总结“最优”种植品种、“最适”种植规模、“最佳”耕种模式、“最少”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综合效益的绿色生产模式,并结合当地实际,示范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集中育秧、机插秧、“三控”技术、稻草还田、测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虫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通过全环节绿色高效技术集成,为宾阳县推动“古辣香米”升级特色品牌提供有效技术保障。
通过打造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宾阳县发展壮大粮食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大力推行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与,以公用品牌为基础,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企业品牌为抓手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以“稻花乡里”大陆村、蔡氏书香古院为例,宾阳县将古辣香米产业特色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旅游开发相结合,实现产村互动、农旅结合。
绿色理念贯穿全过程全县域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项目实施主体,宾阳县全力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行“五统一”,即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同时探索应用“互联网+”现代种植技术,提高生产组织化、标准化、信息化程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处于全区领先水平。
以绿色理念引领“全县域”农业绿色发展,宾阳县围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减污、省工节本”,全面推行节肥、节药、节水、节膜、节本技术,示范带动全县种植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创建以水稻工厂化育秧及集中育秧、机插秧等多项关键技术为核心,集成“稻—鸭”“稻—蛙”“稻—虾”“稻—绿肥”等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模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