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扶贫培训教授农业科技 3000余名科研人员投身扶贫一线
来源: | 作者:中国青年网
  “这是果斑病,是由种子未消毒便栽培而引起的。”今年5月,宁夏中卫小洪沟农户杨安种植的西瓜生了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赵廷昌教授在观察照片和描述以后,提供了解答和防治方式。
  日前,为了给农户提供咨询农业专家的机会和渠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共同举办了“精准扶贫农产品品牌建设体系培训班”。杨安便是这个培训班当中的一名学员,为了掌握最先进的农业技术,他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小洪沟远赴杭州参与培训,“能够学到先进的技术,再远再累也值得。”
  除了举办培训班、开展各类扶贫培训,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农科院)还坚持派专家、送技术、出主意、做示范,推进“扶贫扶智”,探索推进精准扶贫的改革与创新,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图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白堃元教授(左三)为农户讲解种植知识。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供图
  “扶贫的主战场在哪里,我们的专家就在哪里”
  自2016年以来,为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农科院精心组织专家教授赴科技扶贫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市)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累计派出3300多名专家深入基层扶持各地产业发展项目,在深化智力扶贫、支撑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据介绍,河北保定阜平县农业发展程度偏低,缺乏农业技术和产业规划,比如,以种植核桃、大枣为主,种植结构单一;阜彩蔬菜基地曾面临蔬菜“只开花,不结果”的窘境;阜平县肉牛养殖场养殖环境落后。
  针对这些薄弱点,农科院开展“集团军”式帮扶,引进了葡萄、樱桃、苹果、晚熟桃等林果经济作物,通过实地指导、办班培训、追踪跟进等方式着力于提升农户的种植技术和收入水平;蔬菜花卉研究所相关专家对不开花的蔬菜进行实地考察,对品种和栽种技术进行改进和指导;畜牧所的专家指导了棚舍的改造建设。
  以林果发展为例,阜平县挂职副县长刘济伟来自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他来到阜平县不到半年时间里,爬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走遍全县13个乡镇209个行政村,发现阜平县生态环境良好,山地冷凉、昼夜温差大,适合发展高效林果产业。于是他多次主持召开专家评审论证会,帮助县里确定了“集中建设西部高山苹果种植、中北部晚熟桃树种植、东南部葡萄种植三条林果种植产业带”的发展目标。为帮助群众转变传统种植观念,让“新型林果种植”在阜平落地生根,刘济伟亲自联系指导,在阜平县重点乡镇建设高标准瓜果种植示范园,用事实和成果来说话,打消群众对林果产业发展的顾虑。
  种植示范园区的成功,激发了农民发展林果产业的热情,带动了阜平林果产业的迅猛发展。几年来,阜平高效林果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累计发展种植面积8万余亩,走上了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2019年,丰产果园亩均增收达万元以上,当地群众通过园区务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和经营果园等多种方式获得收益,全县共有9459户贫困户因此实现稳定脱贫。
  图为“林果县长”刘济伟(左一)在教授果农种植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供图
  “‘3+N’机制因地制宜协同帮扶”
  不仅是在河北保定阜平,农科院的专家还来到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山路崎岖的黔山贵水……他们前赴后继奔赴全国各地,打响了一场又一场脱贫攻坚战。
  全国各地的发展情况和特色产业差别较大,如何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科技扶贫的工作,成为摆在农科院专家面前的现实问题。农科院成果转化局局长王述民告诉记者,农科院以“3+N”机制为脱贫帮扶抓手,“3”是一个院长,一个研究所,一个院机关部门牵头,“N”是N个专家团队协同帮扶。通过考察调研,确定最适合地方发展的农业道路。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70%以上分布在特困连片地区,种植区域与贫困地区高度重合。发展马铃薯产业,对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提高产业扶贫的科技水平以及消除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积极参与国家层面产业设计,担任了十余个深度贫困县的扶贫专家组专家,常年奔波在产业扶贫第一线,足迹遍布集中连片特困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的马铃薯主产县。
  经过多年发展,贵州省毕节市现已成为全国马铃薯四大主产市之一,2016年种植面积已达520万亩,年鲜薯总产量有718万吨。在甘肃定西、宁夏西海固、河北张家口和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土豆豆”真正变成了“金蛋蛋”,撑鼓了当地农民的钱袋子,金黎平也因此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马铃薯姐姐”。
  四川广元山高雾多、积温较低、降水量少。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白堃元考察以后,还发现当地分布明显的立体气候,加上水土富硒、富锌的优势,非常适宜发展高端有机茶,“只要注意茶园选址,提高种茶、采茶和加工技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从此,白堃元有了两个家,一边是西子湖畔,一边是巴山蜀水。开始几年,为了让技术落地,他每年在广元的工作时间有3个月。
  2000年,白堃元到了退休年龄,他却向单位申请继续对口帮扶。就这样,“茶教授”白堃元在两地间往来奔波了22年,将浙江的优势茶产业“嫁接”到了广元。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朱国勇曾介绍,在浙广茶叶科技协作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广元全市茶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提升。据广元市农业部门统计,2018年,全市茶叶面积44万亩,产量1.1万吨,年产值超过30亿元,较之1997年的3万亩面积、300吨产量和600万元产值分别提高了14.7倍、36.7倍和500倍。这带动了128个贫困村、931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全市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超过4000元,是帮扶前的50多倍,茶产业已经成为广元市广大茶农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适宜在这里大规模养殖的畜种不是很多,目前主要是藏羊和牦牛。而改良牦牛性状,对于提高青藏高原牧区牧民的收益、保护草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阎萍带领研究团队,培育出我国首个国家级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填补了世界上牦牛没有培育品种及相关培育技术体系的空白。
  大通牦牛,是以野牦牛为父本,家牦牛为母本,应用低代牛横交等育种方法培育出来的,含有1/2野牦牛基因。它肉用性能好、抗逆性强、体形外貌高度一致、遗传性稳定。经测算,大通牦牛产肉量比普通家牦牛可提高20%,产毛、绒量提高19%,繁殖率提高15~20%。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新品种及其培育技术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8年来,阎萍践行着“把论文写在牧民家,把成果用到草原上”,赢得了“牦牛妈妈”的美名。
  记者从农科院获悉,2016年至2018年期间,该院院属单位共选派654支专家团队,合计3344名科研人员投身到科技扶贫一线,组织参加扶贫工作14多万人次。农科院承担起农业科技国家队的职责使命,勇于担当,服务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图为“马铃薯姐姐”金黎平在马铃薯地里察看。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供图
  “整合资源,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
  2018年,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农科院制定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扶贫行动工作方案(2018-2020年)》。该方案指出,农科院将帮助建立一批特色主导产业,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集成一批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建设和完善一批成果转化推广基地,培训一批脱贫致富带头人。
  今年5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共同举办的精准扶贫与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高级研修班在杭州举办;6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郑州果树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兰考县乡村振兴与高新农业科技研修班”在北京举办;10月28日-11月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组织的“2019年临县乡村振兴干部专题培训班”在山西临县举行……
  据王述民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整合全院资源、联合社会力量形成了覆盖全国农业技术和人才的培训网络,组建了由国家部委、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等300余位专家学者的师资队伍,分别在北京、辽宁、湖南、四川、海南、新疆等地区创建了一批培训基地。
  王述民告诉记者,各课程培训坚持立足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采取集中培训形式、老师授课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开展培训;坚持需求导向,以受训地区和人员需求为导向,确保培训实效。
  杨安是来自宁夏中卫的一名农民,是精准扶贫农产品品牌建设体系培训班学员。他种植的西瓜长满了果斑,这让一家人陷入焦虑中。通过培训中心向植保所西瓜专家求助,杨安找到了西瓜病虫害问题的根源——种子未消毒。经过专家指导,杨安掌握了解决果斑病的一些防治方法,这大大减少了西瓜种植的风险。
  图为中国农科院·科右前旗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科技扶贫培训班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供图
  据了解,2016年至2018年期间,农科院院属单位为贫困地区制定规划、开展咨询3347次,现场指导农业生产6417次,展览展示科技成果419次;组织专家开展培训活动2427次,累计培训各类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171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15万份;通过科技扶贫,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增收总计达到52亿元。
  脱贫攻坚战役里,农科院的专家们身临一线,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推进“扶贫扶智”,心系乡村振兴,以科技手段助力精准扶贫,展现了“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使命与担当。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