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新兴村深化“三变”改革 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村民增收
近年来,涪陵大顺乡新兴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建立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切实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变”改革
村民有了固定收入
67岁的陈禄高是大顺乡新兴村1组村民,家里唯一的儿子到綦江当了上门女婿。陈禄高夫妻和母亲一起居住,长期以务农为生,因其母亲患有眼疾等疾病造成家庭困难,多次找村里申请纳入建卡扶贫户,但按照评定标准无法纳入建卡扶贫户。
自从村里引进重庆一家公司后,该村集体资产管委会将陈禄高家房屋进行收储和补偿,补偿所得让他家在该村居民点购置了一套125平方米的住房、一间43平方米的门面,有效解决了住房问题;同时,陈禄高将自家的5亩土地交由村资管会,租赁给该公司经营,每年可获得固定分红600元/年·股+务工收入+村资管会收益二次分红。2018年以来,陈禄高在获得房屋补偿款17.4万元的同时,另获得土地固定分红3000元,再共享农庄务工收入6000元、村资管会收益二次分红预计2000元。多亏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陈禄高一家人才有了固定收入,摆脱了贫困。
坚持党建引领
创新集体经济运作机制
该村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建立以村集体为载体、农民为主体的村级集体经济运管组织——村集体资产管委会,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对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荒地、水域等自然资源,村民小组委托代管的组级集体资源,以及农户闲置资产进行收储、回购,建立闲置资源资产“预收储”台账,同时科学拟定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招商引入城市和外来资本,开发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实现集体与个人利益共享、农村与城市合作共赢。采取村民代表审议、党员评议、村资管会成员决议的“三议”决策机制,村集体分红40%,主要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民福利、贫困对象慰问等公益性支出;村民小组集体分红35%,按各村民小组集体资产资源的额度比例进行分配;项目所涉农户分红10%;村辖区扶持对象占5%;资管会分红10%,用于日常工作、服务和公益性支出经费。
探索出新模式
形成三方经济共享体
新兴村在探索“资管会+企业+宅基地置换”模式中,依据农户提交的自愿退出宅基地书面申请,签订补偿协议,将农户房屋产权过户到集体,委托给资管会,纳入闲置资源资产“预收储”台账。对宅基地按照统一测算、商议补偿标准,进行分类收储补偿。
同时,引入城市资本统一经营运作并根据收益分配方案给予农户二次分红。探索“资管会+企业+农户土地入股”模式,对农户土地经营权进行代管,按照每亩1股标准,对土地进行丈量清算、量化确权后与农户签订股权托管经营协议,村集体统一对外招租,形成农户专注生产、村资管会专心服务、企业专做市场开发的三方经济共享体。
引进城市资本
实现经济生态同步发展
大顺乡新兴村党支部书记冉瑞勇介绍,该村在引进项目中坚持做到与脱贫攻坚、乡村旅游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等相结合。目前,该村已成功引进城市资本建设农业“三产”融合发展项目12个,盘活闲置宅基地4230平方米、消除危房21户、规范化整治农村院落7处、建设民俗点3个,流转土地1656亩发展有机食品等特色产业,村集体和农户共获得各种收益244.3万元,农户另获得项目劳务报酬40余万元,提供贫困人员就业岗位57个,共计受益农户108户423人,带动33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实现集体增收与农民致富“双推进”,基础建设与乡村风貌“双提升”。建卡扶贫户吴元华一家4口人,因学致贫,夫妻俩平时靠务农为生,其孙子在上学,儿子外出做零工,通过村里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现城市资本租用其土地6亩,土地保底收入3600元/年,在产业园务零工年收入5000余元,年收入直接增收万余元。
新兴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实现:富裕了农民、盘活了资源、传承了文化、聚集了资本、壮大了集体、振兴了乡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