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钟祥市全市化肥施用量11.9万吨(纯量,下同),粮油作物总产量100万吨,亩均化肥施用量28.6公斤,比推荐施肥(22公斤)高6.6公斤。2.6万吨化肥过量施用,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到2018年,全市化肥施用量9.3万吨,粮油作物总产量106万吨。与2013年相比,化肥减施2.6万吨,粮油作物增产6万吨,节本增效达1.9亿元,全市基本实现了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2.6万吨化肥是怎么减下去的?
配好营养餐 作物吃得好
生态又环保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广袤的钟祥大地上,立足本职当好作物营养师,是钟祥市农业农村局数十年来孜孜以求的工作目标。
自2005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以来,钟祥市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抓好取土化验、肥效试验、数据开发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用好海量数据资源,探索数据共享机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有关技术要求,兼顾粮食作物的同时,扩大应用成果。尤其突出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规范采集化验土壤样品,强化质量控制,确保数据质量。按照“统筹规划、区域设点、综合试验”的要求,科学严谨开展田间试验,每年组织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再生稻专用肥试验示范以及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等试验约12个。与第三方技术平台合作,整理开发安卓手机APP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服务系统。通过该软件直接定位查询到所到农田的土壤养分数据和主要农作物推荐施肥方案,实现了测土配方数据共享。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模式,支持专业化、社会化测土配方服务组织发展,将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作为示范主体,仅2019年,就采取政府物化补助方式在全市落实精准施肥示范样板1.05万亩,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常态化、长期化。实现了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
根据农业农村部化肥减量增效水稻课题组对钟祥随机抽查的4个乡镇16个村367个农户的调查结果表明,参调农户亩施纯氮12.5公斤、纯磷5公斤、纯钾5.5公斤,与测土配方推荐施肥水平一致,在参调农户中,测土配方施肥在水稻上的技术覆盖率达到了100%!
念好替字诀 农业废弃物
循环再利用
减施2.6万吨化肥、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了95%!这份成绩单中,一些新技术、新模式是成绩单上靓丽的字眼!
尤其,在蔬菜等经济作物上,主要靠“替”字诀取胜。走进钟祥市柴湖镇马南村,成立于2015年4月绿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围墙上,赫然印着“化肥减量路线图,精调改替四条路”一行大字!
柴湖地区的主要土种为黄褐色的鸡眼土,粘重瘠薄、养分缺乏、碱性过重、浅层夹砂、易旱易涝,保水保肥性差。群众形象形容为“天晴硬似钢,下雨流黄汤”。从2016年开始,公司全面启动了土壤改良工程,最主要的技术措施就是全面施用自产有机肥,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化肥减量是我们种植类农业公司的的重中之重。”绿邦生态公司基地负责人李明介绍,在柴湖镇黎明、黄岔堤、大同、张湾、群益、马南六村共计流转5300亩土地上,已经打造出完美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
初冬时节,正是种植生态花菜的有利时节,在绿邦生态公司基地里,我们看到了一边是肉牛在哞哞叫,一边是附近农民在田间紧张劳作,有的在移栽幼苗,有的在堆沤蚯蚓有机肥,各安其位。“配套建设了年出栏800头的肉牛养殖场和出栏30万只白鹅和土鸡的养殖基地,300亩的蚯蚓堆肥基地。每年上半年种植约4000亩玉米的时候按土肥站推荐用一袋配方肥,然后玉米秸秆过腹还田来改良土壤,牛粪养蚯蚓,蚯蚓分解物制造有机肥,有机肥用来生产中高端蔬菜,蔬菜菜叶用来养殖白鹅,这一轮‘玉米+肉牛+白鹅+蚯蚓养殖+集成沼气+有机肥生产+高端蔬菜’循环模式完成后,基本将农业生产全环节废弃物‘吃干榨尽’。与单一的种植业或养殖业相比,生产成本降低了20%,其中养殖业饲料成本比同行业降低了40%,而产出增加超过了30% 。”李明很满意这套模式。
在这套模式中,主要田块每亩每年施用公司自产蚯蚓有机肥1500公斤以上,为蔬菜品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绿邦生态公司的冬季娃娃菜这一单品在广州江南大市场一枝独秀,销量、品质、售价常年第一,其售价一直高于同行0.5元/公斤,同时供不应求。
调整好结构 同样水稻田
节肥三成多
走进钟祥市磷矿镇陈安村楚留香家庭农场,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原先单一种植水稻,传统模式下,水肥都是大水漫灌,肥料用量居高不下。
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回乡退伍军人周伟调整种植模式,随着模式的调整,施肥结构和化肥用量也随之发生了巨变。
“单一种水稻,很难赚钱。稻虾共作,亩平可赚近4000元。”周伟这样介绍。
楚留香稻虾生态养殖家庭农场有小龙虾种苗繁育基地300亩,有稻虾共作基地770亩。
一季稻两季虾的稻虾共作模式,水稻稻秆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龙虾粪便为水稻提供天然有机肥料,除此之外,考虑到稻秆营养不足,周伟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采取了两项技术革新措施:一是在虾稻田种植伊乐藻,这种亩产可达万斤的伊乐藻可以一物两用:嫰叶期可以用做小龙虾的饵料,成熟期翻耕后又可作为绿肥。二是全程使用湖北吾尔利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虾稻三宝”生物套餐产品为龙虾池肥水、调水、培菌、防病等,这样养殖的小龙虾活力强、底板干净、肉质丰满、规格大、上市早、价格高。周伟介绍:“我们出产的龙虾不仅个头大,而且底板都是粉嫩粉嫩的,全年共实产优质小龙虾苗9万斤,商品虾25万斤,4月初上市时虾单价最高可达45元。下半年可收获80万斤优质稻,虾稻米市场售价每斤最低3.5元,总营收可达700万元。”
这种调整了种植结构的虾稻种养模式,不仅是生产出的虾、稻品质好、效益高,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施肥结构的调整,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大大节约了施肥成本:“减下来的都是钱呀!现在底肥已经从70斤降到了30斤,稻田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小环境,也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已经连生物农药都不需要使用了,更别说化学农药。”说到这些,周伟对虾稻种养模式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在楚留香家庭农场的辐射带动下,钟祥市现已有18万 亩虾稻田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生态种养绿色农业发展的华丽转身。
在未实现虾稻共作的稻田里,如何更精准地节约水肥?在钟祥市双桥水稻原种场,水稻智能灌溉施肥节肥增效系统给了我们答案。
灌溉水渠旁,一个设施齐全的控制室里,有3个1立方米的肥水搅拌罐连着电脑系统,一条条管线联通着30个田块。“电脑控制水稻全生育期少食多餐,分18次施肥。头季稻氮肥每亩节肥4.2公斤,五氧化二磷每亩节约1.8公斤,氧化钾每亩节约2.4公斤,整个节肥达到了30%,每亩可以节约 8.4公斤(纯量)化肥,再生稻也能每亩节约3公斤(纯量)多。而且省工,电脑一开,什么都不用管了。”试验站站长周明春介绍。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个案例反应的是农业人在减施化肥路上的思考和实践。这些,还只是开头,钟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华农说:“思路一变天地宽。化肥减量是农业农村部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供给侧改革做出的科学决策,我们根据我市的实际,在‘精调改替’这四条路径的选择上,因地制宜,以精测为基础,宜调则调、宜改则改,宜替则替,在已经减施2.6万吨化肥的基础上,将继续为科学施肥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农业持续发展而努力。”
号角吹响,在建设生态湖北、生态中国道路上,钟祥农业人会更加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