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拥有170多个荣誉证书的靳志强依旧念念不忘“甘肃省优秀科技特派员”这个只有文件、没有证书的荣誉称号。
2002年至今连续被甘肃天水市秦安县科技局聘任为科技特派员的靳志强在兰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对科技特派员荣誉念念不忘,因为他从土地中看到了“新希望”。
从事林果产业近40年的靳志强,2000年创办了秦安县绿康林果科技示范中心,建立试验示范园,已从全国各地引进150多个桃新品种、30多个苹果新品种并培育出40余个优系品种,免费提供果农使用。
甘肃省是科技部在2002年选定的首批科技特派员试点省份之一,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武威和天水两市先行先试。科技特派员是主要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东乡唐汪镇种植杏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素有‘丝绸古道河湟口,陇上杏花第一村’的美誉。”东乡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高庆也是一名科技特派员。他介绍说,别看唐汪镇种植历史久远,种植面积广,但长时间受制于病虫害,存在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种植杏树,曾是唐汪镇张家村村民的“心结”,当地民众都认为杏树是个宝,高有25米,但始终看不到“钱景”,出现了农民砍树当柴烧的现象。
2008年,身为科技特派员的高庆在张家村宣传新技术时,发现上述现象,并寻求解决办法,通过与专家和农户沟通和实地调查,他发现,用药和用肥时间等“细微事”存在问题。
“村民对于新技术存疑,大多处于看热闹状态。”高庆告诉记者,为使村民直观感受变化,他选用6亩杏树,作为实验田,并将种植详情写于卡片,悬挂枝头,方便农户学习和效仿。结果,一年下来,增收五六千元,在实实在在的效益面前,实验田成为民众“学习之地”。
“杏树过高,如何防病虫害始终是一大难题。”高庆说,2012年以后,他开始钻研矮化密植杏树,杏园中总能看到他在观察和品尝杏的色泽和味道。期间,为潜心钻研育种问题,他还在村庄租赁3间民房和13亩土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近4年的努力,高庆以“舌接法”苗木嫁接技术成功培育出大接杏、包核杏矮化密植,平均杏树高度从25米下降至2.5米。目前,矮化密植杏树在张家村已推广13000株。
作为科技特派员帮扶成功典型企业家郑龙荣,2006年,因看准甘肃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种植双孢菇的天然条件,从福建举家搬至天祝,从事食用菌收购、销售的工作。
2009年,经工厂化生产、销售冲击下,天祝双孢菇种植户减少,为解“无菇可收”困境,郑龙荣流转农户大棚,涉足其生产。2013年10月,连续两天雨夹雪天气,使得大棚倒塌,直接损失超50万元。
“一瞬间,心灰意冷。”郑龙荣说,原本计划打道回府,但在科技特派员马述海劝说和协助下,收拾“烂摊子”,重整旗鼓。
2015年,为解决双孢菇费事、费力等“细微”问题,郑龙荣在马述海的帮助下,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从天津引入香菇母种,并培育出适合天祝生长的香菇菌棒。
短短8年,郑龙荣便从小作坊成为年收入达2千万元企业家,回顾其创业史,他认为,科技特派员马述海每次所解“细微”难事,都促使事业前行一步,如今,天祝已有600多种植户享受着香菇“钱景”,“马特派员功不可没”。
近年来,甘肃省科技特派员动态维持在1万名左右,该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不仅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所遇“细微”科技难题,还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