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模式”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泰州市姜堰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产业、人居环境、要素资源配置等方面全面发力,创造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姜堰模式”。先后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等。
一是乡村产业从粗放型经营到集约化经营。
产业发展是乡村经济振兴的基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该区聚焦重点区域,突出融合发展,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乡村产业链延值增效奠定基础。乡村产业发展,关键在调优结构。该区围绕绿色稻米、优质果蔬、生态菌菇、特色水产四大主导产业,梳理出适合本土种植、市场前景好、有成功案例的特色农产品清单,引导各镇村及经营主体进行结构调整。或“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姜堰先后打造了桥头香菇、河横葡萄、溱湖簖蟹、大安芦笋等一批特色产业。同时,在农业招商方面不断发力,编制农业招商引资路线图,重点发展了一批集基地建设、科技研发、农产品深加工、农旅结合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以产业化项目的落地倒逼农业结构调整。乡村产业发展,重在激活主体。围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该区着力培育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和社会服务主体。其中,桥头镇小杨村家庭农场服务联盟,为周边31个家庭农场、5800多亩农田提供土地统一流转、农资统一配供、种苗统一栽植、病害统一防控、粮食统一销售、机具统一存放、人员统一培训的“七个统一”服务,入选了首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如今,在姜堰,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监管、品牌化销售的姜堰大米、溱湖簖蟹等一批区域特色农产品已打出品牌。河横“蚊帐大米”通过SGS欧盟检测,每公斤价格高达80元,农场亩纯收入达4000元,是传统种植效益的两倍以上。全区共认证绿色食品45个、有机农产品12个,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
二是人居环境从环境改善迈向长效管护。
坚持以点带面,久久为功,该区形成了“点上有精品、线上成风景、面上百花园”的发展格局。在乡间田园,大力减控农业面源污染,推行农资集中配供试点工作,加快药肥包装废弃物回收,促进非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小区)改造提升,化肥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削减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在水渠河道,严格落实“河长制”,疏浚整治镇村河道127条,建设镇村污水管网13.8公里,完成20个村庄的污水治理。在乡村居住区,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完善“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选择部分镇街开展全域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兴建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超过60%。“厕所革命”深入展开,农村户厕无害化普及率达95%以上。在庭院花园,分批次推进庭院“净化、绿化、美化”,引导农民清洁庭院环境,种植本土绿植,就地取材装点家前屋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让“美丽庭院”催生出更多“美丽经济”,打造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
三是要素资源从单向流动转向城乡互动。
立足本来、吸收外来,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针对大量优质要素资源涌向城市,农业农村发展缺乏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的现象,该区通过制度性供给,积极引导要素资源由单向流动转向城乡互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聚焦乡土人才,该区出台系列政策鼓励“要素聚乡、乡贤回乡、市民下乡”,在5个特色田园乡村先行先试,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下乡,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创新元素、活力基因,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目前,该区已有7名乡贤返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并涌现出一批以“果蔬大哥”丁谦军、“种田能手”孙飞、“互联网达人”孙志祥为代表的“新农人”。目前,仅沈高镇从事农村工作的45周岁以下“新农人”就达200多人。聚焦自然资源。该区着力抓好土地规范流转,政策上重点扶持一批村集体领办的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农村宅基地改革启动后,于去年底在小杨村颁发了首批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证,完成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宅基地的权属调查工作,并出台了确权颁证意见,今年10月全面启动宅基地颁证工作。为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该区还结合土地收储整理工作,以农村闲置的庭院、房屋、农地、宅基地、校园校舍等资源为依托,通过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就地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聚焦资金项目,该区出台党建富民项目工作方案,通过政策激励,引导村干部带头领办或创办致富项目。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党建富民项目33个,总投资3100万元,直接带动55个村的产业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