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神木市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不松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实现稳定脱贫为目标,以产业就业扶贫激发内生动力为引领,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新型惠民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走出了一条“四强化四落实”脱贫攻坚新路径。2015年至2018年,全市累计脱贫退出贫困人口2815户6685人,所有贫困村稳定退出,为资源型发展城市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探索。强化组织保证,落实帮扶责任,选优配强队伍。
专题培训班提升队伍。神木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党校和市扶贫办针对贫困村“四支队伍”不定期举办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已累计举办10余次,重点就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风建设、行业扶贫政策、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确保扶贫一线干部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确保“四支队伍”凝聚合力、精准发力,把精力聚焦到脱贫攻坚主责主业上来,抓细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民主生活会整顿队伍。立足中央、省市巡视巡察反馈意见,各镇(街)党(工)委,神木市脱贫攻坚“十办三组三保障”相关部门分别召开脱贫攻坚巡视考核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其中“十办三组三保障”相关部门专题民主生活会均在所驻贫困村召开,共征集针对班子、个人意见共845条,查摆问题562条,绝大部分已整改到位,保证了思想交锋有共振、工作交流有共识、感情交心有共勉,开出了辣味,压实了责任。
季度汇报会凝聚队伍。每季度组织召开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季度工作汇报会。24个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立足“三比一提升”等专项行动,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检视问题,交流经验做法,提出意见建议,成为补足精气神的“头脑风暴”会。强化扶志扶智,落实标本兼治,提升致富能力。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神木市坚持以“文明创建与新民风建设”为活动载体,统筹教育引导、规范行为、奖惩激励、氛围营造等手段,多管齐下,激发贫困群众精神面貌和内生动力,发挥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深化文明创建扬正气。把扶贫扶志融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当中,着力抓好诚信建设、互帮互助、争先评优、六进社区、举手之劳、麟州学子、服务承诺、志愿服务等“八大载体”创文活动,成立“志愿服务爱心商家联盟”,创建各级各类文明单位504个。开展“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为载体的“说论亮”道德评议活动,评议各类先进典型3555余人次,后进典型270人次。开展“修四德、行六礼,做文明有礼的神木人”道德实践活动,建立了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开展法制宣传1256余场次,曝光 “老赖”18批次987人,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突出教育引导树新风。针对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问题,组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广泛开展道德讲堂进贫困村巡讲活动,8万人接受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增强脱贫致富的勇气。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晾晒和撰写活动,征集好家风好家训2895条。制定《移风易俗红白事办事标准》,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化民风,明确红白事操办程序、费用标准和宴请范围等,为群众节约费用366.16万元,切实减轻了群众经济和精神负担。严格奖惩激励增动力。以村为单位建立爱心超市,对贫困户实行积分制管理,一月一评一兑现。积分包涵产业发展、尊老爱幼、家庭卫生等10项指标。贫困户通过日常表现赢取爱心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物品,累计兑换物资38.2万元,惠及540户贫困户。同时,以镇(街道)为单位设立脱贫致富奖励基金,对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主动退出的贫困户给予3000元至1万元奖励,激励勤劳致富。制定评选表彰办法,选树脱贫励志典型,起到“点亮一盏,照亮一片”的叠加效应,2326名贫困群众主动退出贫困户,128户贫困户成为村里脱贫致富标兵。
强化技能培训长智力。坚持以“资助重励志,育人先育心”为活动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厂矿区和城镇就业为目标,统筹职业教育资源,综合运用“菜单式”“田间地头式”“课堂+基地式”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政策,传授知识,让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每人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或技能,促进贫困群众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培训内容包括美容美发、家政服务、餐饮服务、泥瓦工、钢筋工、感恩教育、转移就业岗前培训等,累计开展培训69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119人。制定自主创业激励机制,给予自主创业人员入驻产业园免租金、创业小额贷款等政策激励,累计有36名贫困户自主创业成功,打赢人生翻身仗,翻开生活新篇章。城区流动总支优服务。神木针对农民党员大部分流向城区的实际,创新组织设置,在城区设立了中南部镇城区流动党总支,下设流动党支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并为流动人口提供户籍管理、计划生育、民生保障等多项服务,拓展和延伸了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每年为流动人口节省1000多万元费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强化社会参与,落实帮扶项目,拓宽致富渠道。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资源整合,发挥企业众多的优势,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创新建设企业“传帮带”机制,引导企业以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通过合作援建、智力支持、就业带动、捐资助贫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渠道建立利益联结。企业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神木市坚持把贫困群众嵌入产业发展中,采取“企业+村支部+贫困户”的方式,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稳定脱贫。引导帮扶企业依据资源禀赋,通过流转土地、租赁土地方式发展产业项目,建设种养殖基地,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实现村企共建,农民获得了土地租金,还能得到企业务工收入。引导帮扶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协议,以高于市场价格的10%保护价订单收购,最大限度让利于贫困群众,解决了贫困群众销售农畜产品的后顾之忧,惠及贫困户221户。探索建立新型主体与贫困户联结机制,贫困户可每年增加收入3000元,累计有17户新型主体带动130户贫困发展产业。多方位建设帮扶项目。引导帮扶企业积极参与村组道路、通讯、供电、供水、供热(气)管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目前有166户企业投入到脱贫攻坚大潮中来,注入资金1.2亿,已实施基础设施帮扶项目228个,实施公共事业帮扶项目42个,产业帮扶项目151个,硬化通村道路260余公里,平整土地800亩,修建改造敬老院、老年活动室22处,建设淤地坝2座,建设人饮工程31处。
多样化开展企业扶贫。精选130家市直部门对口帮扶130个农村(社区)党建“三帮三带”活动,派出精兵强将蹲点包抓,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帮助整班子、强组织,建阵地、打基础、转作风、带民风,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促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全面过硬。依托区域优势,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推动扶贫农产品销售为主线,组织开展了红枣节、葵花节、丰收节等活动,广泛宣传扶贫产品,促进企业与贫困群众签订合作协议,加快扶贫产品销售,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小杂粮100多万斤,肉类30多万斤,有效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神木市引导广大两新组织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快见效”与“利长远”同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神木市恒源集团农丰农业有限公司采取“项目带动、产业拉动、资金扶动”的方式,通过流转土地、转移劳动力、建起种养殖基地等手段,推动了中鸡镇纳林采当村整村脱贫,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多方式开展捐资助贫。帮扶企业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慷慨解囊,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广泛开展救助灾害、救孤济困、扶老助残等慈善活动,帮助困难群体排忧解难,展示了神木企业家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良好形象。三年来,帮扶企业累计向困难群众捐资捐物200多万元。充分利用中国社会扶贫网络平台,及时发布贫困户需求,立足精准对接,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目前注册爱心人士6万多人,综合对接成功率达99.6%。
强化问题整改,落实清零扫尾,确保致富成效。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整改贯穿脱贫攻坚整个过程,夯责任理思路明措施,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探索建立了“两下两上”工作法,把问题查清查透,把整改抓真抓实,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脱贫质量,努力实现思想认识、工作机制、工作模式“三转变”。
以上率下领导带头。按照神木市委对成效考核整改负总责的要求,强化整改党政一把手工程责任制,神木市委书记认真履行考核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整改,对一些难点、重点问题,坚持主动抓、亲自抓,认真研究具体整改措施,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其他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加强所分管领域的整改落实;各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主动担责,主动作为,细化整改措施,逐项抓好整改。分类整改标本兼治。将全市脱贫攻坚问题细化分解为三类,即常规问题、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对贫困户未及时进行人口自然增减、“先诊疗后付费”落实不到位、残疾人两项补贴和低保金发放不到位等能够立行立改的常规问题,及时整改,长期坚持;对贫困户住房安全没有保障到位、安全饮水无保障、未解决生活用电等直接影响“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的重点问题,挂牌督办,重点整改;对产业扶贫项目带贫益贫效果不明显、搬迁户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工作缓慢等难点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和阶段性整改目标,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统筹联动条块结合。把成效考核整改与中央、省市巡察整改结合起来,把各项整改举措与脱贫任务落实结合起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既落实了“当下改”的举措,又健全了“长久立”的机制。今年85项整改任务均按期完成,确保条条有整改、件件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