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峰农户多元种养 探“畜-肥-田”生态循环致富路
来源: | 作者:中国新闻网

  成片核桃树下,一群芦花鸡自由自在觅食,一排排蜂箱整齐排列,不远处的生猪养殖场里,工人正在进行室内装饰……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帅堡村新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正上演着一派生动景象。


  “芦花鸡散养在果园里,吃地里的杂草、虫子,有利于果树生长,鸡粪用来种植金银花,养蜂不仅能产蜂蜜,还能利用蜜蜂为果树授粉,提高坐果率……”提起循环农业的好处,合作社负责人王新玉如数家珍。
 
  10多年前,王新玉和大多数农村人一样,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到城市打拼,他在兰州、北京的多家饭店打过工,也经营过小饭馆。
 
  “在北京开饭馆挣了些钱,但由于家中老人年纪大了,而且媳妇患有类风湿,这几年农村变化大,所以决定回家乡创业。”2015年,回到村里的王新玉经过调查发现,近几年城里人都很注重健康,青睐绿色的农副产品,便想到在种养殖上做文章。
 
  王新玉和4位本村村民创办了庆阳新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家里的几亩果园和闲置林地,引进2000多只土鸡,搞起了林下生态养殖。当年,经过五个多月的饲养,首批土鸡顺利出栏出栏了,除去成本,收入了七、八万元。
 
  赚到了养殖第一桶金后,王新玉又投资8万多元搭建猪圈,购买种猪,进行自繁自养,规模最大的时候育肥猪存栏量达到600多头。养殖规模扩大了,每天产生的鸡粪、猪粪成了王新玉心头的烦恼。为了让这些粪便变废为宝,产生效益,他栽种了30多亩核桃,还流转了200多亩地,把粪便作为肥料,种植玉米。
 
  王新玉在饲养禽畜的同时还养起了土蜂,并且逐年扩大养殖规模。蜂箱的数量由最初的20箱增加到80多箱。通过多元化的种养,王新玉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他说:“2015年到2018年,合作社平均每年的销售收入达到190多万元。”
 
  今年,王新玉集中流转土地,打造金银花种植基地,连片栽种金银花130亩;从江苏省引进3500只芦花鸡苗进行林下养殖;流转马集、帅堡两个村280亩土地种植青贮玉米。同时,整合贫困户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村集体资金,依托正大集团种猪繁育场产业化项目,新建1栋1100头标准化连体生猪育肥猪舍,一座2000立方米的鱼塘。
 
  王新玉介绍说,截至目前,合作社先后吸纳270户贫困户共入股资金272万元,村集体入股资金72万元,2022年之前,合作社将按入股资金8%比例给贫困户分红。
 
  谈及接下来的打算,王新玉说,“畜-肥-田”的绿色生态循环发展,以生猪育肥、林下养鸡、蜜蜂养殖、金银花种植为一体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实现贫困户增收、集体经济积累、合作社发展“三赢”局面。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