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溜索,两座雪山,三江并流。怒江大峡谷北端最后一个村,叫秋那桶村,属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村。“秋那”在怒族语言中的意思是“相对平坦、适合居住”,“桶”的意思是“和平、平安”,“秋那桶”这个名字,寄托了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这里随处可见峡谷与急流,适合耕作的土地奇缺,对外交通更是艰难。对于这里的百姓来说,“秋那桶”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梦想。2018年10月,一位驻村书记的到来,给村民们带来了希望。这位驻村书记,80年代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农村,上大学和工作在西安,儿子10岁,读四年级,每天早上由工作的爱人送到学校,爱人下午下班后从托管班再接回家。他就是工作在陕西西安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员工姚聪学。
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的一年时间里,姚聪学已经成为一个“村里人”。和秋那桶村结缘,是他以前从未想到过的。而如今,秋那桶村早已成为他放不下的牵挂。“这就是我的事业。”他说。用心用情 把自己当村里人
“把他们当亲人,他们才会把你当亲人。感情都是相互的。”回顾一年来驻村工作最深刻的体会,姚聪学如此说。秋那桶村建在山谷一侧,村里的百十来户人家,高高低低、零零散散分布在山坡上。刚进村时,为了了解村子基本情况,查找脱贫攻坚的短板问题,姚聪学要访遍村里的十个村民小组。为此,姚聪学每天早出晚归,奔走在村子里大大小小的坡路上。近一个月下来,哪条路近,哪条路陡,他心里早已一清二楚。
姚聪学同样一清二楚的,还有村里特殊困难家庭的情况。2018年9月,秋那桶村的才英被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录取,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这是高兴中夹杂着难过。——父亲患有癫痫病,全家仅靠继母在土里刨食挣的一点儿钱维持生活,虽然享受了国家的易地搬迁安置,给才英交完学费后,全家人还是要“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如果才英因此而辍学,将来“不会坐办公室”了,即使不偷懒,到头来还会是个贫困户。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最佳途径。”姚聪学深知解决这个困难的重要性,为了让才英的求学之路得以延续,姚聪学和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奔走,寻求帮助。在姚聪学和驻村工作队员的积极努力下,2019年6月2日,贫困大学生才英与中交一公局华中区域总部副总经理齐昌军达成了资助协议:齐昌军从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每月资助才英500元用于在校的生活费用。
尼达当组73岁老人和志、身患骨髓炎的石普组老组长张玉新、残疾老人余秀英、大学生李丽莎、13岁的体育特长生和丽雅、专升本学生马文生、大学生李铁军、张雄……在姚聪学的努力下,秋那桶村一位又一位困难群众得到了帮扶,一个又一个困难家庭走出了阴影。如今,这位说普通话的“外人”,早已成了秋那桶村村民心中的“亲人”。“就是想主动多做点儿事,扶贫工作更是良心活”姚聪学说,“其实,我心里早就把自己当‘村里人’了。”
产业开发 手工合作社助力扶贫“我当时是分红最高的社员,那一沓钞票我数了好几遍。”回忆起首次分红仪式,秋那桶村村民李金龙依然显得十分激动。
9月23日那天,天刚蒙蒙亮,李金龙便早已起床,换好了鲜艳的民族盛装,准备前往究当安置点,参加创福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红仪式。这次分红仪式,是合作社成立以来首次给村民进行分红,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进行利润分配,每个社员能拿到100元到1200元不等的分红,共计分红14000元。
秋那桶村创福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姚聪学与其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一个杰作。“靠种地没法脱贫致富,必须有特色产业。”姚聪学走访后发现,秋那桶村一直有制作民族织毯、制作石板、榨油,制作漆油,编织手工艺品的传统,但往往相对原始和分散,受场地和业务等制约,无法形成产业效应。
姚聪学与工作队员多次走访后,决定向贡山县文化和旅游局申请20万元,成立秋那桶创福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是想让群众自己能够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中,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方面是想让怒族、藏族的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得以保留和传承,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手工艺。2018年12月6日,秋那桶村创福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主要从事怒族手工艺品培训、开发及挖掘,附带土特产加工、生产、销售。目前,合作社成员有24户57人,并带动秋那桶全村建档立卡户参与其中。
为了做强做实合作社,姚聪学组织合作社参加丙中洛镇“仙女节”、贡山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商洽会)等活动,使合作社销售额实现新高,同时新增订单。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积极联系省外的销售渠道,在省外销售蜂蜜。姚聪学说:“销售的蜂蜜合同额就达到了7万多元,给合作社尽了一把力。”
如今,合作社的建立使这些文化资源产业可以形成规模。2019年度,合作社实现销售额11万元,建档立卡户人均分红600元。此外,还成立了秋那桶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开发村周边户外线路,国庆四天收入1万元,游客购买农副产品8000元。“下一步,我们打算把农副产品(例如)核桃、核桃油往省外,北京、西安等地大量销售。”谈到合作社未来的发展,姚聪学很有规划。
面对姚聪学的工作蓝图,村民们积极拥护。“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李金龙显充满信心地说:“以后会继续在合作社好好务工,让合作社发展得越来越好。”如今,合作社正努力向“家家有收入,户户搞手工艺品”的产业格局发展,为少数民族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老百姓的信心更足,内生动力也越来越强,”姚聪学说,“争取明年分红的时候,老百姓每个人能拿的钱要比今年上一个大台阶。”
易地搬迁 一波三折扶贫路汹涌澎湃的江面上,急浪滔滔,卷起千堆飞雪,势不可挡。一条约有拇指粗的钢缆悬在湍急的江流上方,微微摇晃着——这便是“溜索”。
秋那桶村的村民,世代都要依靠这条跨度约200米,高30米的溜索过江。村民余春妹依然过着这种日子。为了过江,她必须在腰臀部绑牢两条绳子,把绳子的另一头固定在滑轮上,再小心地盘好头发,以免长发不慎卷入滑轮。随后,她要将麻筐上的带子挂在滑轮的钩锁处,用一团枯草充当手和滑轮摩擦的“保护器”。接着,腿用力一蹬,随着“呼啦啦”的响声,滑轮带着余春妹快速在钢缆上移动起来。远远看去,她像是在急流上空悬着的一个摇晃的黑点。对余春妹来说,这是她每天的“必经之路”。
余春妹家位于秋那桶村那恰洛小组。这个小组整体临江,不仅过江要靠溜索,更是面临着严重的地质隐患。“整个小组其实就是一个地质隐患点”姚聪学说,“搬迁刻不容缓。”
为了尽快让那恰洛小组的村民顺利搬迁,姚聪学挨家挨户做动员,组织村民们抽房号。经过努力,那恰洛小组的31户村民,28户已经抽取了房号,仍有村民心存顾虑,迟迟不愿搬迁。余春妹家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担心搬到县城之后,这边的产业怎么办,养猪场怎么办。”余春妹坦言。
为了了解村民们的想法,清楚他们心中的顾虑,姚聪学见缝插针,一次次去村民家走访谈心,召集大家开会讨论,针对他们心里的想法一一解释。“搬到县城后,工作会给解决,国家还会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村里的地和产业还是自己的,不用担心。”在遍访了一些村民后,姚聪学总结出了大家犹豫的原因。一方面是故土难离的思想,另一方面是担心搬到城里不习惯,生活成本高,找不到工作,又丢了村里的产业。在又一次和余春妹等几位村民谈心之后,姚聪学决定,带大家去安置点实地考察。
几天后,姚聪学带着部分那恰洛小组的村民前往幸福新区安置点,实地考察即将搬迁的新房和周围的环境。幸福新区安置点位于贡山县,一排排米黄色的楼房整整齐齐,极具民族特色。周围还设置了医院、商店等便民设施,生活上十分便利。实地考察结束后,姚聪学继续“趁热打铁”,坚持走访。终于,在姚聪学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心中的顾虑渐渐被打消,那恰洛小组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如今,余春妹一家早已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溜索,也不再是余春妹每天的“必经之路”。内外兼修 扶贫更要扶智
“秋那桶村民族团结杯篮球赛”“老年协会文艺汇演”“学生暑期打卡”……数一数一年来组织的“党建+”活动,姚聪学表示,组织这些活动,根本上还是为了凝心聚力、团结一致,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至关重要。初到秋那桶村时,姚聪学发现,当地基层党组织建设并不理想——党员数量少,工作能力只比村民稍好一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这个目标“心有余而力不足”。
姚聪学认为,党建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在于通过党员带头调动大家自觉脱贫的积极性。姚聪学与工作队、村两委一起,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并通过群众文体活动把大家团结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很快就收获了成效。
——今年5月,秋那桶村两委以及驻村工作队,发动党员群众、护林员、河道管理员230人,沿贡卡至青那河入怒江水口处,清理河道两岸多年沉积的生活垃圾,还了青那河清洁干净的真面目。——今年9月,秋那桶村发动党员群众近二百人,在秋那桶村委会所在地尼达当小组主干道垒砌石头墙400米,不仅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美化了环境,还未将来打造“怒族藏族文化街区”奠定了基础。秋那桶村共产党员和护林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收获了责任感和成就感。
——今年以来,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秋那桶村通过与村民一起制定组规民约对各小组的环境卫生、标准和奖惩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并集中整治了各小组的农村垃圾乱丢乱放问题,多次大规模发动组织老百姓自己动手,积极参与清理河道、垒石头墙、房前屋后栽花种草等,引导老百姓爱护环境、美化家园,助力脱贫。脱贫攻坚,不仅需要工作的热情,更需要工作劳动的技能水平。
为了进一步做好扶智工作,为秋那桶村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打好基础,姚聪学组织群众参加酒店服务员、乡村旅游讲解员、中蜂养殖技术、厨师、摩托车修理、电工、计算机、电子商务、新村文明及卫生提升、户外旅游知识等培训,共计540人次。秋那桶村究当安置点的吴华清和吴兴荣,参加了7月8日至7月18日县里举办的水电工和摩托车修理培训。他们说,作为易地搬迁新时代的农民,只有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才能在易地搬迁点安生立足。通过培训,让他们受益匪浅。
“我始终都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姚聪学说。他希望通过教育帮扶,为这里的村民打开向外发展的大门。为此,姚聪学联系了自己的母校长安大学。7月20日,秋那桶村与长安大学共建“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正式在秋那桶村挂牌落地,长安大学每年将派出团队到秋那桶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师生们实践的主题为“推普脱贫攻坚”,主要为村民和学生推广普通话,帮助他们打开交流的桥梁。在此次授课和推普过程中,有60余名村民参与其中,其中家长占20余人。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更是高涨。
下一步,长安大学将同秋那桶村深入合作,以实训基地为平台,通过远程教育结对帮扶课业辅导,建立学生一对一帮扶机制,进一步加深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同时,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课题研究,依托长安大学地测学院在自然灾害预防与治理方面的学科优势,为当地自然灾害预防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促进秋那桶村村民文化水平与文明素质的提升。看着秋那桶村的发展一天比一天红火,姚聪学感到欣慰的同时,使命感也油然而生。是今年秋那桶村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后,还要继续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而努力,特别是要做好扶智工作,让这里的孩子有机会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将来学有所成,再回来建设秋那桶。“刚来那会儿,我将扶贫当成是一般工作。”当谈到自己最大的心理变化时,姚聪学说,“如今,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