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化处镇:“千亩茶村”种茶忙
来源: | 作者:安顺日报
  初冬,记者来到普定县化处镇张家村“千亩茶园”种植基地,看见100余名群众正在荒地里、荒山上忙碌着,有的正忙着开垦出新的适宜栽种茶叶的土地,有的正在开垦好的土地上种下茶苗。
  张家村是朵贝贡茶古茶树生长的地方。生长在该村贡茶山上的一株古茶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见证了朵贝茶的发展史。
  近年来,由于种粮效益较低,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外出务工人员多,老人、小孩无暇照顾,土地撂荒现象频现。身为普定县、化处镇人大代表,现任张家村村委主任的张应普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怎样才能把撂荒的土地集中起来?怎样把外出务工、工作人员的资源利用起来?把土地集中起来干什么?怎样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张应普开始了科学种植的探索和思考。
  今年54岁的张应普是地地道道的张家村人,以前依托化处镇朵贝茶品牌,开设茶叶加工厂,把茶叶卖到省外去,个人资产达100余万元,成为村里有名的“百万富翁”。2008年,正当事业如火如荼时,他担任了张家村村主任助理,2009年被村民选为张家村村主任,对此,他说:“我富裕了并不算富,在脱贫攻坚中,我要发挥优势,发展产业,让人人有事做,带领全村人住上新房、开上小车。”
  “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张应普说,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是他一直坚守的初心。于是说干就干,2016年,张应普成立了张家村古茶树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有创业积极性高、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群众“抱成团”开始发展茶叶产业,并于同年3月底在张家村发展了本地绿茶种植,最初种植面积有100亩。
  紧接着,张应普又到广东、浙江、深圳、厦门等地进行了数月的考察、论证,又到周边贵阳、安顺、镇宁、紫云等地的市场调研茶的销路和市场情况后,开始在张家村引进福鼎、大白茶新品种进行试种。
  张应普告诉记者,在种植茶树之前他并没有接触相关的知识,对于没有一点种植知识的他来说,只能一点一点地学习,向种植户、专家和网络请教。
  “我去过江苏、福建、湖北等地,跑了大半个中国,除了去外省学习技术,也到过紫云学习相关的茶种植技术。经过1年多时间的考察学习,终于了解了茶种植的相关知识。”张应普说。
  茶树之间、立体种养。为了增加百姓致富渠道,张应普又开始琢磨新的发展模式,在茶园里散养土鸡,形成了自然生态循环系统,既可增加茶的产量和品质,又可增加“以短养长”的收益,使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成为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和低成本的优质农业经济项目,可以做到当年投产当年收益,开创出一片广阔市场。
  如今,加上今年新种植的茶园,张家村茶产业规模扩展到1000余亩,以前一片片荒地、荒山成了“聚宝盆”。
  “目前,1000余亩的茶叶种植覆盖全村村民。根据测算,张家村古茶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茶种植预算亩产茶100斤左右,每亩年收益3万余元,再加上散养鸡收益,实现小康不是梦。”张应普高兴地说。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