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拔寨之际,谨防急躁情绪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人这个系统最为复杂,但又有规律可循。越到攻坚拔寨的紧要阶段,越要摒弃急躁情绪、厌战心理和速效思想,越要下足绣花功夫把工作做实做细。只有及时捕捉并解决苗头性问题,才能够跨过脱贫攻坚路上一个个难过的坎、难爬的坡,最终夺取全面胜利。
近期,矛头直指贫困户“等靠要”、缺乏感恩意识的新闻接连引发关注。先是云南一扶贫女干部“狠怼”贫困户,后是云南镇雄县一村委会通报批评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自强、诚信、感恩意识”。在长期扶贫开发实践中,这种批评并不鲜闻。但近几年来,尤其是随着2020年全面脱贫任务逼近,仿佛有愈加凸显之势。
由此凸显出的还有,扶贫干部、基层干部与贫困户之间某种程度上的错位状态。一边是扶贫干部抛家弃子、全年无休开展帮扶,一边却是贫困户脱贫主动性不强、甚至拿脱贫当要挟的极端案例;一边是地方干部想摘掉“贫困帽”,一边却是个别“懒汉”把扶贫当福利、极力守住贫困户身份……“思想贫困”“精神贫困”似乎已成为脱贫路上的头号“绊脚石”“拦路虎”,与之相伴生的是扶贫中“联结最多”的群体间不时碰撞出的略带“火药味”的气息。笔者以为,必须对此予以重视、深入剖析、找出破解之道,方能更有效推动扶贫工作,最终打赢攻坚战。
应该说,“等靠要”现象愈发频繁被披露,符合发展规律。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全国上下及广大扶贫干部的努力下,大部分贫困户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多数贫困群众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等途径,能发展的都发展了,能脱贫的都脱贫了,而剩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恰是最需要扶志、扶知、扶智的一批人。水落而后石出,类似现象便浮出水面,更为集中地暴露出来。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贫困户“等靠要”现象,始终有两种声音交织出现。一种观点更关注个体能动性,认为“扶不起的阿斗到处都有”,对此深恶痛绝,并有诸多漫画式刻画,如“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我是穷人我怕谁”“等钱等物,躺倒不干”等。提到贫困户的“恶劣行为”,许多媒体推文后能看到无数的跟帖吐槽,如“亲历扶贫工作,敲开家门,火炉边都是喝酒的,整个屯的人基本都是醉的”等。另一种观点则更关注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作用,认为几乎没有人一开始就会选择沦落,长期沦落会让人逐渐形成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甚至是自我毁灭性行为;贫困有时像是一个强有力的磁场或黑洞,会深刻影响人的心智模式和情感体验,造成心理焦虑和资源管理的“失能”等。
笔者注意到,持批评态度的,多生活在这种现象周围;而从事研究的专家学者则秉持更为超然的态度,更多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维度进行剖析,认为应该把“等靠要”问题,放置于历史、环境等多重因素下考量。到底是贫困户身边的人更有发言权,还是专家的研究更接近真相?贫困户“等靠要”思想究竟是个人特质造成,还是环境或结构使然?可能永远都不会有标准答案。但梳理这些观点,能为人们提供更全面多元的认知维度、观察视角和解决思路,从而在剖析和破解难题时不至于走向极端、过于偏颇。
面对问题和矛盾,简单指责不仅无益于工作推进,反而有可能强化认知、感情、情绪上的对立和冲突。在当前脱贫攻坚倒计时的冲刺阶段,笔者以为,要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组矛盾。首先,对于扶贫干部和基层干部,要更加关心关爱。这个奋战在脱贫攻坚前沿一线的庞大群体,付出很多、牺牲很大,长期处在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层层评估检查等压力之下,精神紧绷、身心俱累,遇到贫困户不领情、不理解,加之脱贫时间表的临近,难免容易情绪爆发。发飙怒怼正是其内心焦虑的折射和反映。因此,要格外重视这个群体的身心健康,想办法给他们加油鼓劲。
其次,对于贫困户,既要躬下身子真关心、真用情、真理解,又不能一味迁就,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避免落入路径依赖和福利陷阱;既要精准对接贫困户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又要一视同仁对待贫困户、边缘户及其他村民,避免引发村民间的不平衡心态;对贫困户可适当引入竞争性机制,调动他们的脱贫主动性,对非贫困户也要让其切实感受到扶贫工作的好处,共享扶贫红利。
此外,对于扶贫工作,既要注重具体帮扶任务的如期完成,又要注重与下一阶段的有机衔接,重视培养村民自主管理能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机制。否则,扶贫干部离开之日,也许就是村民返贫之时。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人这个系统最为复杂,但又有规律可循。越到攻坚拔寨的紧要阶段,越要摒弃急躁情绪、厌战心理和速效思想,越要下足绣花功夫把工作做实做细。只有及时捕捉并解决苗头性问题,才能够跨过脱贫攻坚路上一个个难过的坎、难爬的坡,最终夺取全面胜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