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合联党建,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
来源: | 作者:宜兴市委宣传部
  “党支部建在合作社,把村民们牢牢凝聚在了一起,大家一起学技艺,有专人负责茶壶销售,年底就能分红,真的非常好!”日前,谈起西望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的各种好,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村民范介君笑得合不拢嘴。
  西望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是全国首家以紫砂陶瓷为合作内容、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将村里的紫砂经营户融合到统一平台,并成立了党支部。通过发挥党组织在工作推动上的“核心”作用和在生产经营中的“督导”作用,实现“原料供应、技术培训、营销推广、品牌包装、宣传推介、行业管理”的全产业链共建共享,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延伸了产业链。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坚持“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合作社里”的发展思路,深耕细作“党支部+合作社”这篇大文章的基础上,宜兴市各职能部门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等活动,带着政策、带着思路下乡进村,现场指导、释疑解惑,推进基层在合作社发展中更好地“走明白路、干明白事”。
  年逾六旬的老党员谢玉西,是土生土长的万石镇后洪村人。这位上世纪70年代的高中生,脑子灵活,有一定的种植经验。近年来,后洪村为引导村民脱贫致富,把目光投向了村民们世代种植的水芹,并邀请谢玉西担任技术员。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谢玉西不仅与村干部们一起组建市丰汇水芹专业合作社,承包村里60亩荒地做试验田,还耐心劝说村民“拧成一股绳”。目前,水芹基地的种植面积已超千亩,“陶都牌”水芹美名远扬。为了着眼培养“明白人”,全市各地像后洪村一样,遵循“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的理念,着力提升合作社社员生产能力、从业技能。
  为更好发挥合作社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宜兴市还积极实施“领头雁”工程,每年举办合作社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欧阳华、濮焕中等一批讲党性、懂经营、善管理、能带富、有威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书记脱颖而出。为把社员中的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社员中的骨干培养成党员,宜兴市还科学开展党员人才“双培双带”活动。通过组织培养,高塍滆湖大闸蟹养殖专业合作社吴占平等一批老党员扎根一线,勤学技术,陆续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市明珠青梅专业合作社谢志锋等年轻管理人员,不仅成为青梅种销好手,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目前,宜兴市已建立近3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联系覆盖1000多个各类合作社,“绑定帮扶”近6万名农民群众共奔小康路,带动促进户均增收近3万元。
  为了增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宜兴市一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帮助合作社完善章程、财务管理等制度和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合作社和社员强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意识,探索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夯实合作社发展的基础支撑;另一方面,有度有序将已组建的合作社推向市场去经风雨、见世面,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调整完善、增强实力。目前,已形成“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创对接”“农市对接”合作社1000余家,在此基础上,宜兴市还成功组建了全国首个跨省合作的合作联社、苏南地区首个农产品销售合作联社,残疾人互助、秸秆生态处理、农家乐合作等新型合作社也应运而生,合作社的形态更多样,合作内容更丰富。
  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让党员成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为农民合作互助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其中,湖?镇张阳村党总支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工作模式,通过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组织村民大力发展苗木盆景等特色产业,让昔日主要从事矿山开采的村民变身为花农,合作社实现苗木年销售收入1.3亿元、村级可分配收入超400万元,在绿色发展中实现了致富增收。西渚村党总支书记方忠自2016年上任后,积极化解原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引导村民和社员发展生态种植,让昔日面临抛荒的60多亩田地,“长”出了“中国富硒大米”的金字招牌。目前,宜兴市已培育各类示范社129家,其中无锡市级示范社49家,省级示范社35家,国家级示范社13家。农民合作社逐步呈现出主体多元、类型多样、服务全方位的发展特点,成为宜兴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