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临港杯”孔雀鱼竞美大赛在上海举办
来源: | 作者:农业网
  11月24日,首届“临港杯”国际孔雀鱼竞美大赛暨水族水产的生产、科研科普与市场一体化研讨会在上海海洋大学举办。200余对色彩斑斓的孔雀鱼齐聚临港,共有来自美国、波兰、荷兰、马来西亚、泰国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团队角逐大奖,这也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自揭牌以来举办的首场国际性水族赛事。
  孔雀鱼的得名取自“孔雀开屏”之意,它们有着非常漂亮的尾鳍,这也是评判鱼种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此次大赛的承办方之一,上海特立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廖嘉申介绍说,孔雀鱼最早于19世纪末传入我国南方,由于当时国内外环境不稳定,很快便销声匿迹了。真正的品系孔雀鱼直到改革开放后才从日本和东南亚进入我国,实际上引种时间不过30年,并迅速成为水族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多年来世界各地的研究,现已形成了多套针对世界各地区审美差异的饲养标准,以及世界通用的比赛标准。
  “中国是世界观赏鱼人工饲养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本次通过孔雀鱼这一国际化极强的观赏鱼品种,在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标准下进行竞美和自然科普教育,借助临港新片区的利好政策、上海海洋大学专业的资源链条以及上海海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优质平台,向世界传递出一个更加美丽、和谐、富强的中国形象。”来自梦鱼国(上海)水族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陆信潔说。
  与会专家认为,应该尽快建立孔雀鱼种质资源库,保护和保存好野生原种孔雀鱼,并选育和培育出观赏性更佳的杂交种,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孔雀鱼的育种鱼苗技术,提升孔雀鱼的整体品质;在国内搭建孔雀鱼赛事平台,并在国际大赛中保持中国孔雀鱼的优势;水族水产市场的发展应充分发挥相关院校的水族水产学科特色,并结合人文学科、自然学科,推动水族水产市场向多学科、多领域融合发展;采用新的模式、新的思维,以生产为基础、科普科研为核心、市场为窗口,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喜欢孔雀鱼,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共同推进水族水产市场的繁荣发展。
  据介绍,本次大赛结束后,上海海洋国家大学科技园将把比赛场地作为半永久展示厅,并建立永久性观赏鱼科普基地,结合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科特色,利用学校水族水产、海洋文化等学科优势,开展海洋科普海洋科创科普月主题活动,为上海市民提供自然类水族的科普教育活动。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