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 | 作者:光明日报
  科学把握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就要深刻理解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以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应处理好以下三重关系。
 
  处理好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其中的关键症结之一。乡村振兴过程中要科学处理好农村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乡村建设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这就要求我们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进一步筑牢乡村振兴的文化主阵地。
 
  一要从文化供给侧出发,从源头上补齐乡村文化短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基点。公共文化资源应重点向乡村倾斜,补足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供给短板,筑牢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积极推进综合文化广场、村史村情墙、乡风民俗墙、主题教育栏、文化宣传栏等基层设施建设,形成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
 
  二要从文化产业链出发,振兴乡村文化优势。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和传承乡村文化是保持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重点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充分调动本土的红色文化历史、优秀民风民俗、传统文化技艺、乡村特色美食等文化资源。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活化与传承并行,推进红色文化文艺汇演、老百姓大舞台、文艺产品创作等主题文化活动,实现乡村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发展,从而激发村民参与主动性,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处理好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与现代化文明观念滞后之间的矛盾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思想基础。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充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乡村文明观念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就要求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实化于行。
 
  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拓展宣教阵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教育、广泛探索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就要求我们要依托文化宣传、文艺汇演、农民讲习等多种途径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依托村规族约、家风家训等方式,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载体。通过道德熏陶与文化活动的渗透结合,化无形的精神力量为有形的文明活动。
 
  二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融入乡村本土文化,展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新气象。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求我们要把握好本土特色文化的根基优势,把振兴乡村文化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增进乡村百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认同和情感认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道德观、文化观,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健康发展。
 
  处理好乡村振兴过程中自治、德治与法治之间的协同关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还在于准确把握自治、德治、法治之间的协同关系,从以下方面着力构建乡村治理文化。
 
  一要充分保障农民群体民主权益,构建村民自治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村民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础。要充分保障农民群体的民主权益,赋予农民实实在在的民主权利,发动村民踊跃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二要高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乡村德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通过评家风、亮家风、塑家风等活动促使公序良俗、伦理风尚在乡村落地生根,倡导具有高认同度、强推动力的乡村德治文化。
 
  三要强化乡村法律规范意识,构建乡村法治制度。在村民自治、乡村德治的基础上,要强化法律的底线原则,增强规范意识。要结合乡村本土特色,通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强化普法力度,多层次、全覆盖地推动乡村法治发展,倡导法律至上、权利平等的乡村法治文化。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