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一片生态茶带富一个村
来源: | 作者:云南日报
  冬天的南涧是一首“动”与“静”奏出的狂想曲。无量山樱花谷里绚烂的樱花闹热了整个无量山,而在万亩茶山小波落箐村的茶地里,一株株茶树正悄悄吸收着大地的养分,只等春天来临时集中“爆发”,再给当地老百姓献上春天的“绿色福利”。
  小波落箐村属南涧县公郎镇凤岭村委会,地处县内公郎镇、碧溪乡、小湾东镇三乡交界处。“箐”在南涧方言里是山沟沟的意思,正因这“箐”,这里的村民依靠种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家种了20多亩茶,每年可以稳稳地进账50000元左右,孙子孙女都会采茶。”走进村民吴加候家,这个五口之家宽敞美丽的庭院里栽满三色槿、兰花等各色花草,即使在冬天依然鲜花盛开。老吴的儿子、儿媳都是制茶能手,自家种的茶叶除大部分卖鲜叶给村里的罗伯克茶场外,还要留下“私茶”,自己加工后送给亲朋好友。“全村靠的就是这一叶茶了,有了这叶茶,就有了一个在山上的‘绿色银行’,利息年年取,生活步步高。”
  作为同村人,吴绍科显然更会在辛苦劳作之余享受山里的慢生活。一杯自制茶、一杯小酒开启了冬日暖阳下吴家小院的幸福时光。“我家每年卖鲜叶,再加上到茶场打工的收入,毛收入应该在8万元左右。”当聊到温饱话题时,吴绍科声音忽地大了起来:“今后不能再说温饱这两个字了,再说就不像话了。”的确,这个46户186人的小山村,村里人人懂茶、户户种茶,就连村间路边的旮旯空地村里人都利用起来种茶,茶叶支撑起一个个幸福的家庭。
  而回想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里处处是荒山,种的是苦荞,群众过的是和苦荞一样的苦日子。据凤岭村党总支部总支委员、罗伯克茶场场长助力李字银介绍,1964年,罗伯克茶场成立,当时茶场核心区仅有270亩茶地。1988年,场长李正林贷款筹资开垦荒山种茶,并把茶园交给老百姓管理,发展茶地264亩。2000年,茶园效果初现,茶场又流转了一部分荒山,那时群众也主动跟着种茶。经历这样的“三步走”,如今从山头到山脚都是茶,仅小波落箐村就有900亩。每年采春茶、夏茶、秋茶三季下来,每亩鲜叶的纯利润都在5000元左右。
  借助罗伯克茶场就在村里的优势,以及茶场采取的“公司+基地+合作社”的模式,“箐”里人忙完自家茶地的活计,把鲜叶卖给茶场后,还要到场里帮忙采茶、制茶。过去,荒山种苦荞,食不果腹。如今,荒山变绿洲,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被茶园包围的小波落箐村,村民的生活也如茶叶一样入口微苦,苦后甘来。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