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浩瀚太空,7颗中国风云气象卫星正俯瞰地球,传回清晰卫星云图,惠及世界各国;
此刻,在高山之巅、沙漠腹地、海上小岛,气象观测员们正通过仪器设备,记录各类天气变化;
此刻,在国家、省、市、县各级气象台,天气预报员们正关注风云变幻,每天24小时不曾间断,天天如此……
新中国气象事业,从70年前的“一穷二白”艰难起步。一代代气象人继往开来、不懈奋斗,气象事业始终把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安康作为根本任务,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百姓生活、行业生产做出积极贡献。
进入新时代,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构建了精细化、无缝隙的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准确率大幅提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面向决策、面向民生、面向生产的气象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西藏那曲市安多气象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院子里一口深井引人注目,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金水井”。
这口饮用水井,是安多站的创建者陈金水带领职工挖出来的,历时一个多月。1965年,陈金水背着帐篷、铁镐,和同事们来到海拔4800米、年平均温度近零下3℃的安多,一镐一镐平整出标准气象观测场,建起安多气象站。风速、风向、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从此昼夜不停传送到拉萨、北京,填补了世界气象史的一个空白。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幅员辽阔,天气、气候复杂多变,是世界上各类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观测预报阴晴冷暖、天气气候变化的气象事业,是一项“基础性、科技型”的重要事业,和各行各业以及亿万公众息息相关。1953年,一场几十年未遇的寒潮毁掉大片农田和庄稼,毛泽东同志作出指示: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决策部署下,新中国气象事业,逐步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气象探测网点极为稀疏。通过70年持续努力,目前已建成10747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达到近6万个。216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组成了严密的气象灾害监测网。
如今,在天气预报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中国风云卫星云图的身影。经历了近20年白手起家的艰难历程,1988年9月7日,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自此告别完全依赖外国气象卫星数据的历史!
我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有7颗在轨业务运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具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业务气象卫星的国家和地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自豪地说:“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后,很多发达国家气象部门都主动与我们联系,希望共享资料。”
现在,中国气象卫星传回的宝贵资料,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享,在台风、暴雨、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的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陆—空—天”四位一体的气象监测基础站网,生态、环境、农业、海洋、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卫星监测、探空观测、海岛气象站、船舶自动站等多种观测手段……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时刻捕捉着天气气候的脉动。
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日益完善,水平不断提高
“28日夜间至30日,降雪天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今年11月2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预报,让人们对瑞雪翘首以盼。随后,入冬以来最大范围降雪如约而至。
实况和预报的对比显示,预报员们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可是,没时间歇口气,他们就投入了新一轮“考试”。
70年来,我国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抓手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预报预测技术跨越升级,产品推陈出新。从以手工绘制天气图为主,发展到以数值预报为主、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人机交互一键式发布预报预警;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发展到自动化、客观化、定量化的预报分析方法。
“如今,我国已建成了精细化、无缝隙的现代气象预报预测系统,能够发布从分钟、小时到月、季、年的预报预测产品。”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王建捷说。
随着预报预测系统日益完善、水平不断提高,预报员们更加从容和自信,交出的答卷越来越优秀:
全国24小时晴雨、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6.7%、80.4%、84.5%,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到88%,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达38分钟;
近年来,我国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稳定在70公里左右,各时效预报准确率全面超过美国和日本,对西北太平洋的台风路径预报水平保持世界领先;
全国雾—霾过程预报准确率达80%以上,雾—霾网格预报时效延长至5天……
预报预警信息不仅要报得准,还要发得出、用得好。70年来,我国不断完善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突破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瓶颈,近年来,重庆“永川模式”、贵州“三个叫应”等创新机制不断发展,预报预警信息“绿色通道”纷纷打通。2015年5月,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正式成立,“第一时间、权威发布”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一体化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逐步建成。
2018年,我国公众预警信息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气象预警信息在10分钟内可覆盖86.4%的公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可通过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短信、微博、微信、客户端、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手段,发布时效缩短到5分钟至8分钟。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0.8分,创历年来新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智慧气象”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标志。2017年,中国气象局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成为全球9个世界气象中心之一。这标志着我国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气象局被正式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后,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开始提供全球范围的气象预报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支持。2018年,阿富汗出现严重旱灾。应阿方要求,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在网站上为阿富汗建立专门服务通道,并研发了相关监测、预报产品。
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提供高质量服务
“如果没有气象部门提供的科学依据,两系法杂交稻的制种可能要推迟好几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说,“气象与两系杂交水稻发展关系密切,湖南省气象局利用全省气象站的资料来分析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抽穗最安全,这很关键。我每天都仔细看天气预报,现在预报越来越准确了。”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对气象为农服务提出明确要求。气象部门着力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在重庆,气象部门不断完善知天智慧服务系统、御天智慧防灾系统,初步建立城乡融合一体化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在陕西,红苹果气象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深入果园零距离服务果农;在安徽,气象为农服务的理念、思路和举措不断创新,惠农气象APP、农气徽云等“互联网+”产品广受欢迎;在广西,专门成立了甘蔗气象服务中心,提供世界甘蔗主产国蔗糖产量预报等特色服务……
中国气象局与农业农村部联手,开展直通式服务和气象信息进村入户,惠及全国近100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区域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达99.6%,建立了精细到乡镇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部门、各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水涨船高”。气象部门积极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气象服务拓展到交通、水利、旅游、能源、生态环境等几十个领域,融入几百个行业,覆盖亿万公众。
——发挥防灾减灾救灾“消息树”作用。
精准判断天气变化趋势及其致灾影响,才能为“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下好“先手棋”。随着“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完善,近年来我国气象及其衍生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数量显著减少,气象灾害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近五年的0.4%—1%。
——全方位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气象部门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在三江源、祁连山、丹江口、白洋淀等区域,开展云水资源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和作业试验。气象部门完成了全国风能1公里分辨率、太阳能10公里分辨率精细化评估,成为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建设运营的好帮手。
——为重大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今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中国气象局年初就成立了庆祝活动气象保障服务领导小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以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举全部门之力密切监测、精准预报,圆满完成了这一重要任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几乎每一次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气象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
“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个天气过程不放过。”在建设世界气象强国的新征程上,中国气象事业将不断展现新气象,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