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卓村是一个有着2000余年历史的小村落,起源明末清初的手工挂面在这里传承了近400年。2010年,刘卓村手工挂面技艺被评为渭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盛名之下,却是传统技艺的日渐式微。
本着“为当地找到适合发展的脱贫产业,并策划完成一场特色产品订货会”的节目主旨,主持人陈蓉、媒体人孙冕、企业家冯仑和演员凌潇肃作为公益大使,住进了刘卓村。
经过多次入户走访,公益大使决定推广刘卓村手工挂面,并设计了一个品牌——“爷爷的面”。于是,孙冕统筹订货会,陈蓉动员村民,冯仑在超市一边“卖面”一边调研,凌潇肃还特别邀请到陕西国画院花鸟画院执行院长蔡小枫,连夜为手工挂面设计了“锅家大事碗上说”的创意包装。
贫困户翟发海夫妻二人均有先天残疾,却靠辛勤劳动将两个孩子培养成了大学生。面对镜头,他们言谈中充满了自豪;贫困户张峰半岁时就下肢瘫痪,但他仍自食其力、自主创业多次,始终充满信心;手工挂面传承人张鹏翔虽是听力一级残疾,但坚持靠着手艺没有跌入贫困。孙冕为他送去助听器时,他在感动之余却说,“孙老师,我是一个强者不是一个弱者,再来时不要费什么心……”
现在,刘卓村传统手工挂面厂即将重新开张,一切准备就绪,全村65户贫困户中近50户报名加入。村党支部书记张孝仓准备年底前再去一次上海,跟陈蓉他们商讨一下刘卓村手工挂面走出澄城、走出陕西的具体方案。
乡音里,唱响澎湃的明天
12月10日下午,接过刚出版的《白水县村歌集》,年过花甲的王奇戈深情地凝视着封面,然后轻轻地、一页一页地翻阅着,哼唱起来。
“嗨嗨!嗨嗨!一声号子响,乡亲们拉大夯。
嗨嗨!团结有力量,把夯绳高高扬。
嗨嗨!撸起袖子加油干。
嗨嗨!新窑洞硬邦邦……”
王奇戈是白水县文化馆原馆长,这首《群英号子》是他为史官镇群英村所写的村歌。像这样充满着乡土气息又催人奋进的歌曲,他手中的这本《白水县村歌集》总共收录了73首。其中,有20首是由王奇戈所创作的。
村歌在白水县并不是新鲜事,早在10余年前就有人写写唱唱。2016年11月,白水县委、县政府发现了这种文化自觉,借助于“村歌工程”,以文化引领的方式将村歌的创作方向聚焦到了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上,为的是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
作为文艺工作者,王奇戈积极响应县上的号召,投身村歌创作的行动中。
“每到一个村子,我就要跟村里的长者聊一聊,发掘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质。比如在群英村,我发现这个村子在‘农业学大寨’时期出过很多县级劳模,所以就借由劳动号子的形式创作了这首《群英号子》,以激励群英村的村民能够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勤劳奋斗。”王奇戈说。
创作村歌时,王奇戈正患眼疾,一只眼睛基本失明。为了不影响“村歌工程”的进度,他把字写成指甲盖那么大,一遍一遍修正。“村歌是每位村民共同的荣誉,要写出风格、写出精神,还要有所创新。”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王奇戈总是要把一首歌修改10多次。
“他坐在床上,腿上架个小桌子,佝偻着身子,眼睛离本子只有一寸远,那个形象我实在难忘。”白水县剧团团长王永明被王奇戈的“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搞创作”的精神感动,成了他的作曲“黄金搭档”。
在他们的带领和号召下,白水县的文艺工作者纷纷加入村歌创作的队伍中,一首首振奋人心的村歌应运而生。
《幸福的大雷公》唱出“雷公百姓踏上新征程”的豪迈,《千年文明西固村》唱出“户户整治面貌新”的喜悦,《顶天立地南修人》唱出“小康路上不待催”的自信,还有《歌唱汉寨》《幸福东关》《放歌扶蒙》等,为白水县的乡村注入新的脱贫动力。
村歌是歌唱农村、歌唱农民的歌,农民群众的创作也势不可当。
“艰苦奋斗的南张人,自强不息,任劳任怨,把祖辈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哼起村歌《奔向明天》时,74岁的雷牙镇南张村村民党春,连眼角的皱纹里都蕴含着笑意。
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他的歌词朗朗上口,满含热情。“我想把村子的历史和变化都写进去,希望乡亲们能更好地了解村子,怀揣希望,奔向明天。”党春说。
蕴藏在群众中的能量一旦得到激发,就会呈现出蓬勃的力量。
放下农活、围着火炉,只要文化馆工作人员代亚茹来教唱,村民们就无不认真对待;大棚里、地头上、农院里,时不时就听到嘹亮的村歌;唱政策、唱产业、唱民风,白水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步子坚定又稳固……
2018年,北塬镇举办首届村歌大赛时,3000多名群众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西固镇的村歌大赛也是人气爆棚,从田间地头走来的农民登上舞台迎接观众热烈的掌声;杜康镇的村歌大赛,进行了网络直播,上万名场内场外的观众齐声欢唱……
如今,白水县86个村子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村歌,首首都在传颂“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不给子孙留贫困,多给儿女留精神”的白水气魄。
调频中,传播一线扶贫情
“永强哥走了一个月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在我眼前却越来越清晰,耳边老是回荡着永强哥那熟悉的声音:‘你是个女娃,我去’‘他们富不了,我睡不踏实’‘咱弄完再吃饭’‘只有晚上才能见着人,走’……”
每当广播里哽咽的女声响起,殷满仓总会想起那个人们印象中内向、憨厚的扶贫干部刘永强。
殷满仓是渭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总编辑,2017年,他负责为“渭南标杆”创作百集系列微广播剧。那年7月,他顶着烈日奔走在渭南各个县区,采访标杆事迹。行至大荔县时,本有其他选题的他,在得知官池镇的扶贫干部刘永强因公殉职,永远地倒在了脱贫攻坚一线时,临时改变了预定的路线。
“为了对全村69户贫困户的基础数据进行摸底,刘永强带着驻村工作队的几名同志日夜奋战,经常都是凌晨就到村里,离开时往往都是夜里一两点钟……”一直和刘永强并肩作战,大学生村官李静涛对殷满仓讲述了刘永强的工作常态。
“是他主动给我家的牛联系兽医站,牛吃了发霉的豆子中毒没保住,他害怕我心里难受,三番五次联系县畜牧局,通过各种扶贫渠道,又给我争取了一头小牛犊。现在,我又有牛了,却见不着他人了……”从九龙村五保户王墩子的话语里,殷满仓听见了满满的遗憾和感动。
“永强总说他母亲的饺子包得好,总说邀请我们大伙儿去他家吃饺子,却总是腾不开时间。有一次,他母亲都把饺子下到锅里,他都快到家了,又回到了村里,最终是一口都没吃上啊……”在与九龙村村干部、村民代表等的座谈会上,殷满仓记下了一件件体现刘永强走进群众心里,为百姓所想的小事情,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扶贫干部的形象愈来愈丰满。
有人说他傻,不知道爱惜自己;有人说他不值,一个乡镇干部工资不高却不会偷懒。在九龙村扶贫工作3个多月的时间里,母亲生病、妻子临产、女儿中考,他竟一样也没顾得上……
“生前他是致富的希望,死后他是一座心里的丰碑。这不正是我苦苦寻找、能够代表‘渭南标杆’的伟大形象嘛!”采访完,殷满仓越想越激动。回到渭南,他带着团队,一边还原情景揣摩人物心情,一边回访相关人物,补充细节和对话,二度创作。历时10多天,终于为刘永强创作了一部抒发扶贫大爱的微广播剧——《爱撒九龙村》。
两年来,《爱撒九龙村》在渭南人民广播电台、渭南先锋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循环播放无数次,刘永强的事迹家喻户晓,激励着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三秦儿女。
九龙村第一书记尉峥说:“今年1月,我来到了刘永强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驻村第一天,我就立誓一定要以刘永强为榜样,扎根在脱贫攻坚一线,解决群众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把他的精神传播下去。”
2018年10月,微广播剧《爱撒九龙村》获得了陕西广播电视奖(文艺类)一等奖。
“微广播剧可听、可看、可分享,是新媒体时代下宣传模范先进人物的新途径、新模式。”相对于获奖,殷满仓更高兴的是微广播剧的创作形式得到认可。他希望有更多的微广播剧文艺创作者,继续深入到人民中间去创作,用声音的艺术为时代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