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 担使命 甘洒余辉映朝阳
在周至县,有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老人,自他退居二线的那天起,就把自身的天伦之乐延伸到对青少年的关爱上,认真践行着“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用熠熠夕阳的余晖贡献丹诚,托起祖国的朝阳,以终身的奋斗深刻诠释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这位老人,就是曾多次荣获陕西省和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西安市第五届文明市民标兵、西安市“最美五老”——周至县关工委副主任刘辅汉。
刘辅汉同志1956年10月参加工作,历任周至县司竹乡副乡长、终南镇镇长、党委书记、周至县纪检委副书记。1995年退居二线,1998年退休后担任周至县关工委副主任至今。2019年10月25日,刘辅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82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5载春秋,刘辅汉同志主动地站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前沿,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动真情、办实事,不求索取,足迹遍布周至角角落落。
他认为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走向富裕的必备条件,就是要建设好培育培养人才的农村基层学校,让农村青少年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安心读书学习。面对当年山区一些校舍破烂不堪,岌岌可危和山区群众生活困难的实际,他不顾年高体迈,四处奔波,到处“化缘”,先后累计引进扶贫资金726万元,资助贫困地区修建和维修希望小学15所,资助贫困学生549名,并为山区修便道17条101公里,修建便桥8座,帮助1409户群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竭尽全力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心系贫困青少年,坚持在贫困青少年和爱心企业与爱心人士之间搭起爱心桥梁,先后有1300多名贫困青少年得到资助。与此同时,他还把自己省吃俭用节约出来的上万元养老金,用于资助家贫的优秀大学生,鼓励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虽发已花白,但刘辅汉同志从未放弃学习,他务实创新,不断钻研,尽己所能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他亲自邀请专家,为农村青年举办“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主题讲座,帮助贫困青年农民树立信心、转变思想。面对周至县家庭教育比较薄弱的现状,他创新思路、主动作为,组织教育专家在近百个村举办家庭教育专场辅导报告,还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家庭·家教·孩子》一书,同时又积极筹措印刷资金,累计为村、社区和学校发放家教书籍2万多册,深受广大家长好评。
树老叶更浓,桑榆映晚晴。刘辅汉同志在关爱下一代的征程上,洒下了一粒粒珍珠般的温暖、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映照着一道道瑰丽的身影。
他认为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走向富裕的必备条件,就是要建设好培育培养人才的农村基层学校,让农村青少年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安心读书学习。面对当年山区一些校舍破烂不堪,岌岌可危和山区群众生活困难的实际,他不顾年高体迈,四处奔波,到处“化缘”,先后累计引进扶贫资金726万元,资助贫困地区修建和维修希望小学15所,资助贫困学生549名,并为山区修便道17条101公里,修建便桥8座,帮助1409户群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竭尽全力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心系贫困青少年,坚持在贫困青少年和爱心企业与爱心人士之间搭起爱心桥梁,先后有1300多名贫困青少年得到资助。与此同时,他还把自己省吃俭用节约出来的上万元养老金,用于资助家贫的优秀大学生,鼓励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虽发已花白,但刘辅汉同志从未放弃学习,他务实创新,不断钻研,尽己所能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他亲自邀请专家,为农村青年举办“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主题讲座,帮助贫困青年农民树立信心、转变思想。面对周至县家庭教育比较薄弱的现状,他创新思路、主动作为,组织教育专家在近百个村举办家庭教育专场辅导报告,还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家庭·家教·孩子》一书,同时又积极筹措印刷资金,累计为村、社区和学校发放家教书籍2万多册,深受广大家长好评。
树老叶更浓,桑榆映晚晴。刘辅汉同志在关爱下一代的征程上,洒下了一粒粒珍珠般的温暖、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映照着一道道瑰丽的身影。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弘扬“五老”精神,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重视发挥“五老”作用,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
传承是最好的学习,行动是最好的接力。刘辅汉同志用守初心、担使命的动人故事,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给人直击心灵的精神力量。周至县全县党员干部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将把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敢担当的实际行动,把关心下一代的爱心接力棒永远地传递下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