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辛户村的苹果卖到全国许多大城市。不仅如此,全村20多名青年通过手机让苹果直接进到千家万户。今年10月以来,全村每天有5000箱苹果通过互联网“飞”出山外。
寒冬时节,富裕的果农没有停下耕耘的脚步。张延刚说:“最近,村上许多人在忙着为附近村庄的果农传授技术。他们回来后,修剪、整形完自家果树,又要开始清理果园垃圾、追肥、疏花疏果……一直要忙到明年11月。”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延安市许多村庄都涌现出像张延刚这样的带头人。同时,为加强帮扶力量,全市选派153名县级后备干部、1807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2.69万名市县乡三级干部联户扶贫,组建1499个驻村工作队,让精兵强将带领群众尽锐出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宝塔区甘谷驿镇种植红薯已有近百年历史。
延河两岸的沙质土壤是甘谷驿人得天独厚的资源和赖以生存的希望。在年复一年的耕作中,勤劳的人民走过“摒弃玉米改种红薯”的艰难之路,将甘甜醇香的“小红薯”变成了金疙瘩。
作为传统农作物,“甘谷驿红薯”要在市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种植技术,使红薯口感和产量达到最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受邀来到镇上,向村民推广先进种植技术。镇上还与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科技示范基地,确保红薯品质和效益。
“如今,全镇16个行政村,村村有红薯,种植面积达6000亩,年产值3600多万元。”甘谷驿镇镇长孙霞说,甘谷驿镇研发的22种红薯特色产品,依托电商孵化中心,拓展了销售渠道。
“薯”光照亮了“红薯小镇”496户贫困户的致富路。“以前种庄稼不赚钱,现在种红薯,一亩收入近3000元。”搬进新居的甘谷驿镇史家沟村村民田建友说,除了种红薯外,他每年还从村合作社领2000元分红,年收入1万多元。
一粒种子就是一份希望。甘谷驿镇将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治沟造地、土地流转,扩大红薯种植面积,建立宝塔区红薯产业发展联盟,让周边乡镇更多群众靠薯生财。
群山环绕中,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生态农业示范园美如童话世界。2015年,依托植被覆盖率高的优势,南沟村通过“三变”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去年8月开园以来,园区累计接待游客70万人次,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目前,除户均10亩果树外,每户至少入股一个合作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满意就业,去年贫困户人均收入11632元。
为了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宜川县丹州街道王湾村确立旅游带动促增收的发展战略,开发建成瓜菜大棚采摘园150亩、鱼蟹水产养殖园56亩、牡丹花卉观光园186亩,种植农作物768亩,禽畜养殖存栏1530头,实现贫困群众致富产业全覆盖。
洛川县土基镇黄连河村沟深、水清、林密,3611亩耕地中果园面积仅600亩。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黄连河村不断招商引资,通过土地流转入股、资金入股、房产入股等形式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让村民共享收益。翻新的古村落成为景观,村容村貌换新颜。
一个产业,可以致富一个村,美丽一个村。
产业让延安这片热土,地尽其用、遍地藏宝。近年来,延安市各地因地制宜选准选好产业,将贫困群众牢牢嵌入产业链。全市4.69万户14.36万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有了稳定增收产业,通过产业强实现了村庄美、村民富。
帮扶与希望的碰撞:
强动力创造新生活
从贫困群众到村委会主任,贺生瑞用了4年时间。
贺生瑞是子长县瓦窑堡街道下冯家庄村村民。他说:“原来,在家种地,入不敷出。在城里四处漂泊打零工,一年下来,最多挣三四千元。”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产业、没有技术的光景不但让贺生瑞自己受苦遭殃,一说起常年撇下的几个孩子,他就哽咽着说不出话。
2014年,贺生瑞家被认定为村上的贫困户。这让他感到不光彩,一种莫名的羞愧直触心底。
“穷不可怕,怕的是穷还不知道改变。”市县镇村各级帮扶干部告诉贺生瑞,只要勤劳肯干,早晚能富起来。
压力就是动力。在大家的鼓励帮扶下,贺生瑞决心“活出个人样来”,甩掉贫困帽子。
“政府给咱把弓棚都建好了,我们哪有理由不好好干。”贺生瑞说。2015年,他承包的4座弓棚瓜果飘香,加上养殖业,收入3万多元。2017年,他被延安市评为“自强模范”“脱贫致富带头人”。
2018年,贺生瑞被村民选为村委会主任。
活了大半辈子,贺生瑞体会到:干什么都得靠本事吃饭。
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探讨脱贫措施、组织学习技术、对接产业项目……一天到晚,贺生瑞忙得不亦乐乎。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许多有畏难情绪的贫困群众正是在帮扶干部的鼓舞和推动下,一步步走上致富的道路。
一个信念,可以成就一个人,带来一生财富。
一直以来,延安市动员一切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他们对贫困群众不放弃不抛弃,以最大的耐心、真诚诠释着责任和担当,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全市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6%,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时代答卷。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党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老一代共产党人,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培育形成了延安精神。
2015年2月,立春后的三秦大地,阳光明媚,暖意融融。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对陕西提出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并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生动党课,殷殷嘱托。
陕西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上下,更加自觉地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更加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和对陕西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作为发展的前进方向和根本路径,低调务实、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拼搏奋斗,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以实际行动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今年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郑重宣布,延川、宜川两县脱贫“摘帽”,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实现整体脱贫。
延安脱贫的“号外”,随着指尖的轻轻滑动,一瞬间,在神州大地激荡起声声回响。春晖沐浴宝塔山,春赏百花秋赏稻;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
“脱贫攻坚,换了人间。”延安整体脱贫,就是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最好告慰,就是我们对追赶超越的最好注脚。
叩问初心,知所从来;筑牢使命,明所将往。人们不禁要问,从延安看陕西,从陕西看中国,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中国奇迹”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时代密码”?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2月9日至13日,陕西日报社“聚焦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全媒体行动走进延安,把笔触放在基层,将镜头对准群众,以“报、网、端、微、视”等全媒体手段,对延安脱贫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采访,力求以广大干部群众的火热实践,讲出中国故事陕西篇章的崭新高度,激励全省干部群众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汇聚起更加磅礴的时代伟力。
走进延安、聚焦老区,我们看到,发展生产、易地搬迁,教育脱贫、就业脱贫……开“药方”拔“穷根”,一项项精准扶贫好政策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多少父老乡亲的心田,筑牢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鱼水真情。
走进延安、聚焦老区,我们看到,多少扶贫干部“舍小家顾大家”,以延安精神向贫困发起最后的冲锋,行走于贫瘠山川,扎根在广袤乡村,用汗水甚至生命诠释着对老区人民不变的初心和真情。
走进延安、聚焦老区,我们看到,从“红薯小镇”到“康坪大棚”,从湖羊养殖到安塞文旅……路越走越宽,网越铺越广,水越通越畅,产业越办越旺,环境越来越好,昔日黄土高坡已是旧貌换新颜。
走进延安、聚焦老区,我们深切体会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延安,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动鲜活的脱贫实践、深刻系统的宝贵经验,更是加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沛滋养。
“革命圣地与中南海心连着心。”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延安脱贫,正是以铁一般的事实,铸写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
而今,延安脱贫了,但使命的践行不会“鸣金收兵”。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见证了绝对贫困问题在延安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仍将继续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实现。走进延安、聚焦老区,就是要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继承和发扬老区与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自力更生、奋发有为,苦干实干、砥砺前行,以延安精神书写党和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一张报纸,上连党心,下接民心。”《陕西日报》从延安清凉山上走来,从油灯铅字到全媒体行动,八十载“恰是风华正茂”!近年,陕西日报社全媒体行动已达13次之多,足迹遍及三秦大地,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坚持守正创新,加速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为新时代追赶超越再出发凝心聚力。
跋山涉水,始终一往无前。让我们叩问初心,明所将往,使全省人民群众都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让我们叩问初心,明所将往,在三秦大地接续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