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汉麻“编织”农民致富路
又到了麻编非遗传承人张璟去村里“收货”的日子了。屋外寒风凛冽,但推开宁夏银川市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农民文化大院培训室的房门,热气伴随着欢声笑语“扑面”而来。只见20多名村民正围坐在长桌旁,手上有节奏地摆弄着麻绳和钩针。钱包、杯垫、地垫……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编织品。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璟两年前就开始在滨河家园四村开展麻编工艺技能培训,不仅手把手免费教授村民用汉麻编织各类物品,还以计件的方式进行批量收购,用于后期加工和制作。
村委会主任杨志仁说,滨河家园四村是移民搬迁村,村上有825户,其中建档立卡户占42%,2016年村里成立了扶贫车间,并于2017年引进麻编产业,每年利用冬闲时间组织村民进行麻编工艺技能培训。
“初学时感觉很难,张老师耐心地做示范,教我从最简单的杯垫开始编,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像这种直径10厘米的杯垫,我一天可以编四五个呢。”50岁的村民马有云身有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活,每天来培训室制作麻编不仅能获得一份收入,回家还能兼顾照料孙子。
培训室中,像马有云这样身体不便的村民不在少数。制作麻编对他们来说,不仅是利用空闲时间赚点“零花钱”,更重要的是能在愉快热闹的氛围中消弭内心的空虚,增进与人的交流。
“村民制作的物品大多是后期成品的‘零件’,质量也参差不齐,一部分收购回来难以加工成商品进行售卖,但只要坚持做,哪怕做得不完美,我也会支付酬劳,为的就是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张璟说,开展麻编扶贫,除了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一种“传承人的责任”。
培训室的墙面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个字赫然醒目。就在村民们低头忙碌时,张璟公布的一则消息,“点燃”了培训室的气氛。原来,在刚刚完成的收购结算中,58岁的村民周凤琴获得了2254元的收入。滨河家园四村妇联主席虎翠霞说,平时常来培训室的村民有40人,如果坚持来学习制作麻编,熟练后一个月的收入可在600至1500元之间。村民制作的麻编将被加工为三类产品:生活实用品、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以及艺术品。“比如一些手包,后期我们还会在上面印上贺兰山岩画的图案。”张璟说,将地域文化与麻编结合起来,把扶贫当作艺术品来做。
不过,“村民流动性大”“手艺不稳定”等问题也让张璟感到苦恼。“做麻编需要有耐心,至少三五年才能真正产生效益,但不少村民都无法坚持。”张璟认为,不光是麻编,很多非遗扶贫项目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应通过各方努力“把链条建立起来”,这样才能保持队伍稳定,从而提高村民收入。
银川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张洁说,近年来银川市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技能就业”的非遗帮扶模式,先后在全市三区两县多个村镇建立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和手工技能培训中心,拉动贫困村农民就业,尤其是带动农村留守妇女、残疾人的创业增收。截至目前,在上述基地和中心参与培训及手工操作的人员达1500人,麻编手工坊、编结扶贫车间、皮艺工作室长期稳定就业46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56人,签订订单达100多万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