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热土,英雄辈出
来源: | 作者:人民网
  以文学笔触讲述动人故事,用质朴文字传递爱国情怀,一年来,大地副刊发表了一大批书写英雄模范人物的文章。今天,作为年终奉献,我们邀请四位作者分享他们采访英模人物的心得体会。这四篇文章的书写对象,既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与袁隆平,又有“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群体,还有勇挑重担、永不懈怠的泰山挑山工群体——不管是引人瞩目还是默默无闻,他们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奋斗者,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模范,都值得我们致敬与学习。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平凡的人也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
  ——编 者
  英雄的证明
  马 涌
  《初心如炬》,2019年7月1日大地副刊
  如果不是退役军人登记工作的开展,张富清的赫赫战功,张富清在来凤县的公仆心血,还有他那颗淡泊名利、默默贡献的永恒初心,都可能会无言地沉淀于岁月深处。而当我真正见到这位老英雄,并与他交谈,与他身边的人交谈,走上他曾经走过的路,看见他亲手造就的光景,再去回味这个名字曾经的陌生与不为人知,才深切地领会到,在这片土地之上,还隐匿着无数非凡的故事。
  在我看来,张富清的精神,是深厚而多层次的。他是一位战斗英雄,一次二等功,三次一等功,两次“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还有一次特等功,在战争年代,这些功勋用九死一生来形容都显得单薄,这还不够;他还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公仆,功勋加身,却自愿赴任偏远贫瘠之地,辗转多个岗位,造福一方百姓,以自己的汗水见证着新中国发展的历程,这依然不够;他更是一位初心永在的共产党员,淡泊名利,从未向组织和人民居功自傲、邀功请赏,甚至连对自己的儿女,都不愿提起自己当年在枪林弹雨中获得的荣誉,他将这一切深藏在心,并视作理所当然。所有这些,环环相扣,逐层递进,才造就了时代楷模张富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
  我曾到张富清当年带领干部群众炸山开路的高洞村,探访他当年的足迹。那些曾经与他共事的同志、曾经为他所带领的“年轻干部”,如今已经青春不再,但依然记得张富清为人民服务的点滴细节,言语间充满敬意;来到村里,当年的村民也依旧记得,干部和群众合力炸山修路的光景,记得炸药的震耳欲聋,记得上工的喇叭通知,记得工地上的号子,记得通车的喜悦,但提到“张富清”这个名字,却不得不停下讲述,努力向记忆深处探究,才能唤起一点点模糊的印象……
  这就是张富清的本愿。扎实工作、默默奉献,不需要人们记住他的名字。
  我也曾和张富清的家人长谈。我和他的小儿子张健全在县医院的病房外见面,一边驱赶着往屋子里飞的飞虫,一边聊起他的父亲。他说起,父亲的军功公之于世后,他也曾悄悄注视父亲的睡颜,意识到这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面庞,曾经活跃于那么多陌生的战场。到底是经历过多少生死关头、面对过怎样的危险绝境——张健全轻叹一口气,脸上随即又浮现出笑容。我想,那或许是理解后的释然,以及今天依然相伴的欣幸。
  这亦是张富清的本愿。子女,也不必知晓他的功绩。
  甚至,在他的公仆岁月里,他始终避免着子女“沾光”;在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之后,他依旧告诫子女,不可借机谋私利私名。
  至于张富清本人——当你坐在他面前,看到的仅仅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人。毕竟,他已经将自己的功名深藏了六十多年,即使是媒体的大量报道、海内皆知的盛名,亦不能撼动他这份沉静内敛的本心。而他纵横战场的激情、回忆战友的深情,只有在触及内心最深处时,才从心扉的缝隙间汩汩而出,冲击着在场人的心灵。
  同去采访的湖北日报记者张欧亚,是最早报道张富清事迹的媒体人之一。他在文章里如此评价张富清:他是一座山。我很想顺着这句话继续阐释下去:山不同于峰,他不露峥嵘,不夺人眼球,身在其中,你甚至无法察觉他的存在。但当你从一个足够的纵深处猛然回头看,才发现他是如此的巍峨厚重、沉静高远,连绵在你所见的空间里,连绵在你所知的历史中。
  山不语,但山就在这里。
  六月七月的连续报道之后,张富清又获得了国家首次颁发的“共和国勋章”。也就在这前后,全国陆陆续续涌现出一批深藏功名数十年的老英雄。这其实并不意外。我想到张富清说过的“在牺牲的战友面前,我哪有资格摆自己”,在他的心中,他的勋章也是代牺牲的战友领受的。我知道,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心绪,那是一类人、一代人的精神。
  因为对张富清的大力宣传,才让我们突然意识到,身边还有那么多群山般雄浑、群山般沉默的英雄。于是,我们去追寻他们、颂扬他们。而他们亦把这份光荣,与沉默更久的、早已逝去的战友分享。这是我在这份采访任务中,寻得的意义之一。
  平凡与伟大
  纪红建
  《秋天的喜讯》,2019年12月11日大地副刊
  那天,一场秋雨洗净星城长沙的尘埃,带来丝丝的凉意。我来到东郊的马坡岭,从雨花大道,拐进一条很不起眼的马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就那样质朴而又静谧地伫立在这条马路的东边。
  走进这个安静的院子,眼中的一切都是那么普通与平凡。
  院子里绿树成荫,荷塘散发出阵阵清香,几栋房屋点缀在绿荫之中,有办公楼,有杂交水稻展览馆,有杂交水稻培训中心,有杂交水稻综合实验楼,还有干部职工宿舍楼。最朴实的要算干部职工宿舍楼了,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虽已陈旧,但还洁净,依然在为专家们的创新之路遮风挡雨。
  上午九点半,办公楼前传来一阵欢笑声。“袁老师来上班了!”中心办公室主任魏科告诉我。我们紧随其后,走向袁隆平院士三楼的办公室。到了三楼,我看到,早有一拨人在门口等着他。对于这些不速之客,袁隆平微笑着与他们打招呼。当听说是来自重庆的客人时,立即把他们请进办公室,并用地道的重庆话与他们交流起来。
  虽然袁隆平的语速有些缓慢,但是他思维敏捷、风趣幽默,现场不断爆发出阵阵欢笑。看到这温馨的一幕,魏科告诉我说,袁老师非常讲感情,即使离开重庆已经六十多年了,但是依然牵挂着巴山渝水,牵挂着那里的人和事。袁老师平常虽然对吃没有特别要求,但只要是到饭店吃饭,总会点上几道麻婆豆腐、水煮肉片一类的“重庆口味”。
  采访中,大家一致提到,袁隆平虽然在科研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但生活中却平易近人。“袁老师非常和蔼可亲,有时就跟老顽童一样。”李超英说。她是中心退休科干部,也是袁隆平的邻居,袁隆平家里有什么事,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帮忙解决。
  李超英告诉我说,因为与袁老师和邓老师(袁隆平妻子)接触多了,两位老人把她当成女儿一样看待,只要出远门,总要给她家带些吃的。她更是把他们当成自己可亲可敬的父母,每天都要到袁老师家里看看。袁隆平心很细,若是李超英哪天没去她家,就会打电话问,小李,家里没什么事吧,单位没什么事吧。所以不论多忙、多晚,李超英只要回家,都会到袁老师家看一看,或是打电话报个平安。
  中午十二点,处理完办公室的相关事宜,袁隆平下班回家。一到家,他就走进自家小院南边的实验田。为方便年事已高的院士搞研究,湖南省农科院专门在袁隆平住宅旁开发了一块试验田。他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禾苗,查看长势。我们不忍心打扰,静静地在一旁观看他与禾苗“亲热”。
  李超英告诉我说,虽然袁老师已经九十高龄了,但依然身体硬朗,思维敏捷,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这些都与他长期以来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以及坚持运动有关。袁隆平在科研之余,很喜欢文艺和体育,以前每天坚持打球、游泳、拉小提琴。这两年行动不是那么方便了,运动量于是大大减少。早上八点起床后,他会在院子里走走,然后伸伸腰,踢踢腿。九点半准时到办公室上班,不论有事没事,都要到办公室坐一坐,与大家交流交流。晚饭后,他要到附近的超市逛逛,既采购,也锻炼。如果不去超市,他就会下下象棋,锻炼锻炼大脑。
  其实,袁隆平的科研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平凡呢?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正是在这样的平凡中坚守,袁隆平和他的团队才创造了奇迹。
  若泰山巍峨
  徐锦庚
  《行走的脊梁》,2019年1月2日大地副刊
  泰山中天门山谷里,散落着一些窝棚,三三两两,倚山而搭,石块垒墙,木条作椽,盖着塑料布,只有半人高,须弯腰进去,空间狭窄,塞着两张床,转身都困难。窝棚旁,有座小平房,卧室兼厨房,烟熏火燎,黑不溜秋。墙壁上、屋顶下,挂满塑料袋,花花绿绿的,装着煎饼、咸菜、馒头、面条。这便是挑山工的住地。
  眼前的景象,让我心情沉重:挑山工干着苦力,居然住这么破、吃这么差。
  然而,当我走近新老挑山工,同他们倾心长谈时,感受却渐渐变了。
  老一代挑山工陈广武,经验丰富,敢作敢为,面对重达数吨的大件,开动脑筋,精心设计,借鉴鲁班经验,指挥上百号人,像蚂蚁搬家,把大件挪到山顶。从他身上,我看到劳动者的勇敢智慧。
  挑山活吃苦受累,挑山工中居然有“五朵金花”,不让须眉,不惧重担,在苦累中享受快乐,“苦是苦,累是累,就是不缺精气神”。从她们身上,我看到劳动者的坚忍乐观。
  梁京申在劳动中失去左臂,但他没有自暴自弃、消沉颓废,而是敢与命运挑战,风雪无阻,连挑二十五年,春播秋收,独臂劳作,养育俩闺女,新盖五间房,支撑一个家。从他身上,我看到劳动者的自强不息。
  此前,我曾十上泰山,但都是乘缆车。为深入了解挑山工,跟踪采访时,我也挑起担子,蹒跚拾级。登不足百级,两腿筛糠,气如牛喘,便腰塌力竭,险些后仰,于是慌忙搁下。一名挑山工顺手接过担子,垂首弓背,不疾不徐,沉稳踏实。我喘着粗气,亦步亦趋,脸上淌汗,心里羞愧。
  采访归来,我咀嚼回味,陷入沉思。
  扛重活、住窝棚、啃咸菜,挑山工为什么心甘情愿、乐在其中?因为他们懂得知足。这种知足,既有物质层面,也有精神层面,看似混沌质朴,实则充满智慧,可谓把握了人生真谛。正是这种知足,才使他们以苦为乐、以劳为荣、心态平和、健康向上。
  虽然工具简陋,技术简单,然而,当挑山工甩着满头汗珠,在崎岖山路健步、在陡峭盘道登攀时,他们的行为,已升华为“勇挑重担、永不懈怠”的精神力量,给人激励,催人奋进。他们虽然是普通劳动者,但他们敢作敢为、有智有慧;不惧艰辛、以苦为乐;自强不息、挑战命运,是令人尊敬的劳动者。
  从挑山工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很多精神力量。比如,要志存高远、坚定目标。人生的奋斗就像登泰山一样,要登上山顶,就必须秉持永不懈怠精神,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勇攀高峰,才能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景致。
  比如,要踏石留印、步步着力。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中,须像挑山工那样负重登山,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政治品格,善于用压力激活潜力,在艰难困苦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我在沉思中顿悟,对挑山工有了全新的认识。人有社会分工的不同,但奋斗者的人生光辉,都一样的夺目耀眼。作为文字工作者,我们既要像挑山工那样登高望远,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又要沉下心来,贴近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真善美,讴歌人性的光辉,让读者感受到温暖、看到光亮、汲取力量、树立信仰。这些,恰恰是新时代迫切需要的精神激励。
  精神在生长
  高 凯
  《沙漠赤子》,2019年5月15日大地副刊
  在低处的大地上,有蓬勃的生命生长。比如八步沙,不仅有野生的黄茂柴、沙冰草、沙米、红沙、苦豆草等植物,还有老鼠、兔子、野猪、壁虎和黄羊等动物;即使是常常在高处飞着的沙喜鹊、野鸡和老鹰,也无时无刻不眷顾着八步沙这块厚重的大地、这方青葱的绿色。
  我早听说,八步沙六老汉,为守住一个家园,五十年来寸步不移,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几代人接力在沙海里治沙造林。这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我自小就崇拜英雄,英雄是许多人成长的精神坐标。在古浪八步沙,见到几个老汉后,我的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他们就仿佛是风沙雕刻出的作品,浑身都是风的刀痕,里外都散发着沙子的味道。他们的言谈,质朴得不能再质朴,但是你却能很快感觉到他们身上强大的力量,一种不屈不挠、视困难为无物的精神力量。风沙中的常年驻守,在我们这些旁人看来,是多么超乎想象的困难,但在他们口中,却总是轻描淡写。他们还特别团结,抱成一团,一心一意就要成就一个绿洲。
  六老汉中已经有人故去,使命与意志却未曾消逝。他们曾约定,六家人每家务必有一个“接锹人”。如今,第二代多在壮年。而他们的第三代,八步沙林场治沙的年轻人们,也正在聚集。这样的“家谱”,让我动容。六老汉治沙造林,不是他们六个人的事,而是关乎身后大家庭生存的大事,离不开家里每一个人的理解和支持。正因如此,在六老汉之后,才有了第二代、第三代,有他们的妻子、儿女的鼎力支持。
  “栽树的事要大家都干呢,一代一代加油干。”那天,第二代好汉郭万刚如此说。
  采访中,很多细节我都记忆犹新。郭万刚的老伴陈迎存回忆,当年,风沙大的时候,人在田间劳动,面对面都看不清对方的面孔。地里的庄稼,刚一长出来就被风沙拔掉。老天不让种庄稼,大家只好去栽树。树木就是土地的绿被子,离开了这个绿被子,土地就种不上庄稼。所以,要问土地要饭吃,就一定要先栽树。每一天,每个人要挖一千个窝窝、栽一千棵树,用麦草压下的树都是不怕风沙的柠条、梭梭。种树又离不开水,八步沙偏偏没有水,家家就赶着一头毛驴从土门镇往回拉……
  这得是多么艰苦的条件,这又是多么不屈的精神!
  在接棒人之一的贺中强家采访时,他送给我一幅书法作品,写了他心仪的四个字:“沙漠雄鹰”。我很惊奇地问他,什么时候开始练字的。贺中强笑着说:“已经很久了,累了就坐下来用手在沙子里写字。”
  想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话后,我又去了古浪一中。采访了二十几个孩子,我得到了我最想知道的答案:六老汉在孩子们的心中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就是英雄!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是一个出好“老汉”的地方,都是治沙造林的英雄。一代人,二代人,三代人……与沙漠持久鏖战,似乎成了一种使命——在他们的意志里,沙漠要肆虐多久,他们就会奋战多久。
  我愿用自己的文字,为这群沉默的英雄立一块“碑”,让这群守在大地低处的名字,为更久远的时光所铭记。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