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N+N”产业扶贫模式致富增收有依靠 群众脱贫不返贫
来源: | 作者:陕西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明确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绥德县始终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因镇而异、因村施策、因户定方,创造性地形成了11类“N+N”产业扶贫模式,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目前,该县依靠产业扶贫方式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占全县总脱贫人口比重达76.7%,今年贫困发生率有望降至0.55%以下。
 
  确立多元扶贫产业做到精准到户到人
 
  2017年绥德县成立了由14个单位组成的产业脱贫办公室,专门负责推进产业扶贫。按照“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措施、政策跟进强化精准受益”的总思路,先后制定了《绥德县农业产业脱贫规划》《“十三五”产业脱贫奔小康规划》《绥德县2017—2020年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政策文件,为全县产业扶贫精准施策提供了政策依据。
 
  该县通过摸清每户贫困户贫困原因,确定脱贫方向的基础上,将产业扶持资金方案下发各乡镇,由贫困户在乡镇上报计划实施产业类别,保证每户产业量身定做,同时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无息贷款,每户最高5万元,确保了种养殖等产业发展的基础投入。
 
  同时根据乡镇、村组发展基础和贫困户意愿,按照“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措施、政策跟进强化精准受益”的总体思路,绥德县从自身资源条件出发,将产业帮扶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加快中长效产业覆盖,不断突出优势产业带动,重点发展苹果产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养殖业、光伏、旅游等产业,基本形成了以山地苹果为主,芝麻蜜甜瓜、沙地红薯、设施蔬果、中药材和小杂粮为辅的“一主多副”特色农业主导产业,
 
  目前,该县基本实现了“镇镇有主导产业、村村有产业项目、户户有增收途径”。全县现有果园面积28.31万亩,其中山地苹果面积23.2万亩,种植红枣15万亩、小杂粮10万亩、中药材4万亩、蔬菜3.3万亩、沙地红薯3万亩、西甜瓜8600亩、塑料大小拱棚8000多亩、芝麻香瓜4600多亩、日光温室4473亩、生猪12.75万头、羊子30.4万只,产业扶贫项目累计带动贫困户2.5万户。
 
  政企联手抓营销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产业扶贫如何化解市场风险,避免发生农产品滞销,导致“谷贱伤农”,使原本的惠农增收政策成为“伤农”减收。绥德县一开始便将产业培育与品牌创建、产销对接、新型主体建设同步推进,增强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在农产品品牌创建上,该县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县,8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个品牌获国家质检总局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10家企业(合作社)的小米、绿豆等13个产品获得有机转换认证证书,推出“绥德范,臻陕北”全省首个县域公用品牌,打造成全市唯一的“阿里巴巴集团兴农扶贫品牌站”县区。
 
  在营销方面,引进陕果集团,创建了5个陕果集市品牌店,在杭州创建3个陕果集市品牌店,进行线上线下产销对接;举办农民丰收节,集中展销绥德好产品;采取名人代言、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推荐了小米、山地苹果、沙地红薯和有机红枣等绥德特色农产品,提高品牌影响力,不断拓宽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产品卖上好价钱。目前绥德苹果远销俄罗斯、缅甸、泰国、蒙古、尼泊尔等国。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绥德县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主抓手,推出了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六位一体”的融合模式,重点抓省级现代产业园区建设,突出市、县级产业园区,形成以省级园区为龙头,市、县级园区为依托的三级园区集群发展的格局。该县已形成农业产业园区70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9个,省市龙头企业18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1个,省市合作社30多个的新型经营主体群体,辐射带动3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为了更好地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绥德县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开展深度合作,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特色种植产业、特色养殖产业、新型农经主体、一村一品产业、光伏扶持产业、专业合作组织、电商经营扶持、创业技能培训、小微创业扶持、内生动力激励等11个产业扶贫新模式。
 
  针对缺资金、缺技术、没能力承担产业风险的贫困户,绥德县鼓励贫困群众以入股、务工等方式参与到产业经营中,通过与贫困户签订协议,按期给予分红,将贫困户嵌入产业发展中,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
 
  绥德县还积极推动特色扶贫产业与贫困村、贫困户有效对接,推动市场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有效对接,推动市场与产业有效对接,有效提升广大贫困户自主创业、激情致富的内生动力。
 
  几年来,绥德县逐步形成了四十里铺镇高家沟村的“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薛家河镇雷家峁村的“三变改革+三种模式+三套办法=三项收益”模式;名州镇裴家峁村的“农业园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志强枣业公司的“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薛家河镇石家湾镇胡家墕村的“五户联养”模式等十多类“N+N”多种经营发展模式。这一系列创新模式有效带动了贫困户精准脱贫,全县18921户56560名贫困人口依靠产业扶贫方式实现脱贫。
 
  目前,绥德县产业扶贫工作已形成了以省级园区为支撑,市、县园区为依托的三级园区集群发展格局,以及种、养、加、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迈上稳定高质量脱贫的康庄大道。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