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贫困户的转变
来源: | 作者:人民网
  对村里发展有点泄气的贫困户又鼓起干劲,不参与村里流转土地的贫困户消除了顾虑,过去酗酒偷懒的贫困户积极了起来……数年间,3个贫困户的转变,折射着贵州长顺县完善乡村治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努力。
  冬日,阳光洒满田野和山岭,尽管已是农闲时,但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有人在耕地,有人在栽苗,似乎春天已经提前到来。倘若时光倒流三五载,这个季节很难看到如此场景。
  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与麻山腹地,贵州长顺县是典型的石漠化重灾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生产环境恶劣,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一些村子矛盾不少,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
  短短数年,乡村面貌变得生机勃勃,长顺县发生了什么?我们来看看3个贫困户的故事。
  群众事群众管
  马清智鼓起了干劲
  广顺镇核子村位于长顺县北部,不少村民长年在外打工。离村多年,家里的境况没多大改变,贫困户马清智去年回村准备发展产业,却发现到处都是臭水沟和垃圾山,甚至垮塌了5年的小水库仍迟迟没修好。
  “村里和组里没人愿意管事,遇到问题也不知道该找谁说。”村干部送来200只小鸡仔后,再也没人搭理老马创业的事。至于鸡要怎样养、养成之后卖给谁,全得靠他自己摸索。三个多月后,鸡死了一大半。白折腾一场,老马又气又无奈,准备再次出去打工。
  今年年初,县里给核子村派来了一支脱贫攻坚队,第一把火便烧到了各村民小组:清退39名不称职的组务管理委员会成员,推举一批有威望、想干事的村民加入,并组建4支专门队伍,负责调解矛盾纠纷和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急事。
  改组后的“组管委”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组规民约》,还把马清智和老乡们聚到一起,共同商量如何改变村庄面貌。“他们先让我说担心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我种折耳根,并保证一定会负责到底。”老马还是有些犹豫,决定先看看情况再定去留。
  仅仅两个月,在各个“组管委”的推动下,核子村的臭水沟和垃圾山,变成了串户路、小花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最让老马兴奋的是,通过大家齐心协力地修缮,水库恢复了灌溉功能,村里顺势发展起2300亩折耳根和3000亩茭白等产业。
  老马这次彻底信服了,主动承包12亩土地种折耳根。村里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服务、生产销售都有了专人来帮他解决。今年,老马的折耳根大获丰收,稳稳当当赚到9万多元,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群众的事情,还是得让群众自己管、自己干,效果比政府大包大揽强得多。”核子村脱贫攻坚队队长王昌国告诉记者,为了帮助村里搞建设,老百姓义务投工投劳,连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想表达一份心意。“人心齐了,村民们奔小康的劲头也就更足了,核子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发生改变的不是核子村一个地方,近年来,长顺县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在全县1456个村民小组全部组建了“组管委”,有效解决了村民事务无人管、矛盾纠纷调解难、环境卫生脏乱差、发展致富无门路等问题。
  面对面解心结
  杜应华打消了顾虑
  2017年,代化镇纳傍村计划在产业上大干一场。要流转土地,62岁的贫困户杜应华却犯起了犟,宁愿自己种低产玉米,也不同意把地交给村里集中经营。
  原来,纳傍村也曾发展过产业,但“两委”班子一届一套做法,答应村民们的收益常常打了水漂。杜应华也曾拿出自家的地交给合作社经营,至于种什么、怎么卖,他事先一概不知情。产业黄了之后,老杜不但没分到红,还花了不少工夫重新规整土地。
  不配合流转土地的并非只有杜应华,全村不少老百姓都有顾虑。针对这个情况,村里组织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并以田坎会、院坝会、堂屋会等形式,面对面和村民深入交流,详细介绍村里关于土地流转、产业选择和收益分红等方面的打算,广泛征询大家的意见。
  “发展什么、怎么发展,都讲得清清楚楚,我们有信心通过产业发家致富。”杜应华说。最终,纳傍村确立了以牲畜养殖和刺梨种植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并成立农业开发公司,构建村企一体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杜应华不仅把地交给村里,自己也到产业基地务工。
  长顺县委书记高晓昀介绍,为解决贫困群众主观上缺乏脱贫动力的“精神贫困”,全县正在探索推广一套群众工作机制,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统一了群众思想、解决了群众难题。“让群众感受到公开公平公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才能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高晓昀说。
  尊重群众意愿,突出群众主体地位,不仅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全面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2014年至2018年,长顺县实现7.1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36.06%降至6.46%。
  分红账算清楚
  韦汉中改掉了毛病
  麻响村是代化镇另一个深度贫困村,随着扶贫资金不断注入,村里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养鱼、养鸡、构树种植等六大村集体支柱产业。两年时间,村集体收入从零增长到43万元。为了适当突出贫困户收益又兼顾全体村民利益,村里建立了一套“人人持股,户户受益”的分配机制。
  “太丢人了,这相当于给我罚了笔钱。”今年年中的时候,麻响村拿出21万元给全体村民分红,贫困户韦汉中却一分钱也没拿到。原来老韦平时有酗酒的毛病,喝两盅便万事不理,对村里和组里安排的事能躲就躲,甚至自家的卫生也懒得打扫。多次劝告无效,“组管委”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把他列进了“黑名单”,暂缓了他的分红资格。
  “分红不是吃大锅饭,不支持公益事业的、不交医疗和养老保险的,享受产业福利时肯定就要打折扣。”麻响村脱贫攻坚队副队长邰驰介绍,村里将“全民持股”贯穿到村民自治、社会治理中来,以经济手段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风尚。
  这招果然戳到了韦汉中的痛处,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此后,不管是自家的活还是公家的事,他都变得积极起来,喝酒的频率也降了下来。老韦的改变大家看在眼里,两个月后,“组管委”把他移出了“黑名单”,村里又给他补上了之前的分红。
  在长顺县,“全民持股”已成为各个村寨实施产业扶贫、完善基层管理的“治村法宝”。把资金量化成股份、把产业覆盖到农户,构建镇村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三位一体”的脱贫模式,既让农户与项目达成利益链接,兼顾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共同富裕,又树立了自立自强、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的鲜明导向,倒逼群众自觉摒弃各种生产、生活陋习,治理乡村有了经济手段制约。
  “只要把利益联结、利益共享的纽带系紧,建立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机制,产业扶贫就能真正实现良性循环。”高晓昀表示,全面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与“村社合一”发展模式,通过强化产业分红的利益引导,完善了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效带动了贫困地区群众精神与物质上的“双脱贫”。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