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95名法治副校长覆盖1643所中小学和职业院校
截至2019年12月30日,北京市共有法治副校长2095名,覆盖中小学、职业院校1643所——作为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办公室单位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牵头单位,团北京市委日前公布了最新数据。
“法治副校长的一次以案释法或旁听庭审,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轨迹;多跑一截路、多搭一把手,就能挽救一个孩子的未来。”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白玉龙说,从2016年起,他多了一个“法治副校长”的身份。
“我曾遇到一名10多岁的初中男生小李,他多次偷窃同学的财物,一度休学。”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白玉龙回忆,学校和家长向这位法治副校长寻求帮助。在与小李沟通后,白玉龙发现他的症结在于“手机游戏成瘾,家庭管理不当”。
结合法院的工作经历,白玉龙为小李制定了一套矫正方案。在近一年时间里,白玉龙与小李及其家人保持沟通,并邀请他共同旁听盗窃案件的审理,通过北京市高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邀请心理专家为小李作心理疏导。最终,小李摆脱了手机游戏的控制,戒掉了偷窃的恶习,重新回到校园。
“像白玉龙法官这样的法治副校长,北京市现在有285名。”北京市高院副院长蔡慧永介绍,他们法律专业知识强、审判经验丰富,受聘于250余所中小学校,化身为青少年法治教育从法院到校园的桥梁,成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法治教育机制的纽带。
据悉,2018年北京市法官人均结案357.1件,居全国首位。“正是这样超常的办案数量使北京法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团北京市委青少年发展和权益维护部部长乔学慧在会上说,他们知道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痛点和难点,从而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年以来,这些法院系统的法治副校长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举办法治讲座1800余场、法庭开放日活动240余次,组织旁听案件320余次,指导模拟法庭250余次,受众达10万余人,促进青少年知法懂法、遵纪守法。
来自北京市法院系统的法治副校长注重宣传教育工作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效融合,不仅在教育内容上从传统预防青少年犯罪,拓展到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公民素质教育领域,而且在教育方式上从讲授法治课、组织法庭开放日等,延伸到互动游戏、体验式微课堂等具有较强参与性的实践活动。
蔡慧永表示,北京市法院法治副校长积极提供“定制式”“菜单式”法治教育服务计划,实施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矛盾化解及严重不良行为学生帮扶矫治等工作,并为法治演讲、辩论赛及案例讨论等课外活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另一组数据显示,北京市法院系统的法治副校长共接受学校法律咨询170余次,化解校园纠纷100余件,处置可能引发校园暴力的安全隐患事件20余件,协调多方力量帮助30余名陷入失学困境的未成年人成功复学。
发布会上,20名品德优秀、作风正派、熟悉青少年身心特点、热心法治教育工作的法官受到表彰,获评“北京法院十佳法治副校长”“北京法院优秀法治副校长”。
北京市高院还与团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共同启动北京市技工院校法治副校长对接工作专项实施方案。
“用法律为他们穿上铠甲、校准航向。”乔学慧在发布会上这样评价法治副校长制度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北京法治副校长制度自2000年确立以来,作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项重要举措,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9年12月30日,北京市共有法治副校长2095名,全年进校开展各类普法活动4190场,内容涵盖国家安全、青少年自护、犯罪预防等多个方面,采取课堂讲授、模拟法庭、参观体验等多种形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