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与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2015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进五年规划的任务目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大地副刊“金台随感”栏目特推出“生态笔谈”系列文章,讲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美丽中国的时代画卷。
——编 者
作家废名写过一篇散文,叫《芭茅》。他写道:“芭茅森森地立住,好像许多宝剑,青青的天,就在尖头。” 在文中,废名还详尽描述了他小时候用芭茅叶子卷喇叭的情景。看得出,废名对芭茅怀着质朴的感情,野性的芭茅已经永久生长在他的记忆中。
芭茅,又称芒竿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旺盛,籽随风飘,触地即生。丛生,叶大如蒲,长六七尺。民间有“芭茅养虎”之说,意指芭茅丛是老虎隐蔽卧荒的理想场所。
我曾经在某山区看到这样的标语牌——“三年消灭芭茅山!”一了解才知,当地认为,芭茅既无经济价值,又是火灾隐患,便下令除之。
其实,芭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迅速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增加绿量,保湿保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芭茅本身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是做纸的好原料。在医学上,它还有清热通淋、通窍利尿的作用。
若是彻底消灭芭茅,因此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会更严重。何况,消灭芭茅的过程也势必造成草甘膦等除草剂的滥用。如果一座一座芭茅山上广喷除草剂,就会导致大量动物、植物的灭绝。这便造成了另一种生态失衡。
过去有的人习惯用“有用”和“无用”来评判自然资源,耕地、牧场、森林、荒野是按照一种逐步降低的等级来评定。正是这样一种价值观,才导致荒野、森林、牧场被一成不变的耕作系统所取代。种植业的发展和农牧区的扩大,导致森林和荒野减少。
而森林及荒野恰恰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及其中生活的各种生物之间产生的关系,支撑着生生不息的生态链。乔木、灌草、花卉、鸟类、兽类、枯木、根须、落叶、菌类、苔藓……甚至微生物等都各有自己的位置,各有自己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作用。长白山的山民就用苔藓包裹刚刚挖出的人参,在早晨的集市上出售。那苔藓,薄薄的一层,还带着露珠。山民说用原生态的苔藓保湿保鲜,才能保证人参的品质不变。苔藓没有疆域,地球上任何角落都有它的身影,只是需要时间和湿度。苔藓不畏严寒,在厚厚的冰面或者积雪下照样生存。苔藓,还是冬天北极驯鹿重要的食物。
在河北塞罕坝,我看到森林生态系统正稳步形成。落叶松、油松、白桦、椴树、黄菠萝等乔木树种结构分明,错落有序。榛子、沙棘、柠条、火棘等灌木应有尽有,各自占据着属于自己的空间。过去多年未见的动物,如野鸡、野兔、狍子、猞猁,也重现踪迹。塞罕坝的白桦树,树干直挺耸立,上有线形横生的孔,远看好像生着无数的眼睛向四周瞭望。白桦林里栖息着珍贵的稀有动物——黑琴鸡,那天我们幸运地遇见。塞罕坝的绿水青山在我的心底构筑了一个绿色的梦。如今看来,这个梦并非虚幻缥缈,也并非无根无蒂,它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个梦就在身边,就在眼前。
把自然还给自然。
中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涉及25个省份、2279个县、3200万农户、1.22亿农村人口。实施20年来,已经退耕还林还草2亿亩,匹配荒山荒地造林3亿亩,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在“退”和“还”的过程中,神州大地的植被样态持续提升,面貌气质也越来越好。在“退”和“还”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重新调整;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产生了重大飞跃。
我们已经步入新时代。如今,绿是思维方式、发展方式,也是生活方式;而美则是强国的奋进目标之一。美,不光是对绿水青山的诗意描述,它更意味着,一切都应该是美的——无论是大地、江河、空气、食物,还是人的思想和灵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