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叶县这群大山里的“美容师”让家乡愈来愈美丽
来源: | 作者:大河网
  大河网讯 1月4日,叶县常村镇石院墙村,乡村保洁员张录早早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捡拾垃圾、清理垃圾、打扫街道……
 
  相比于平原乡镇,这里地广人稀,每个保洁员平均要负责1.5平方公里的保洁任务。所以,如果起床晚了,便意味着你要抹黑才能回家。
 
  常村镇占地187平方公里,70%以上为丘陵山地,辖37个建制村,208个自然村,全镇人口约5万人左右。按照每2000居民配备一个保洁员的比例,该镇共有125名保洁员,负责着6个片区的卫生保洁。而张录就是石院墙片区的小队长。
 
  今年60多岁的张录是一名“老常村”。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他回忆起家乡可谓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老青山、澧河水不仅是儿时的游乐场,更是他心目中最美的风景。
 
  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知从何时起,小山村里的垃圾越来越多,不仅填满了坑塘、沟渠,更有“垃圾围村”之势。群众们一边喟叹生活环境日益变差,另一边又不知道该将垃圾到底丢到何处?
 
  近年来,为破解城乡人居环境难题,叶县首先在城区引入社会化保洁服务,由阳光朗洁公司负责城区环境卫生,效果明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叶县将该做法向农村蔓延。目前已实现了全县城乡保洁一体化,偏远山区也有了“美容师”。
 
  但山区的实际情况,给这些“美容师”们可出了不少难题。保洁员尹文正、谢金海两人负责孤山村、和平岭村的环境卫生。山沟里有只死羊要清理、“驴友”野餐后的垃圾要清理、荆棘丛里的纸屑要清理……他们说,公司的规定是“一眼净”,他们就一定要做到。
 
  去年7月,正值大暑。孤山村北头的坑塘里漂浮着绿莹莹一层水藻,远远便能闻到散发的阵阵恶臭。原来,该村有几家养殖户就近把猪粪排到了坑塘,导致周边群众意见颇大。为配合人居环境整治,张录调来片区的8个人跳到坑里,连着清理2天才把杂物清理干净,还了村民一湾清水。
 
  “真是又臭又累,当时一个趔趄没站稳还喝了两口粪水,把自己恶心地两天没吃下饭。”谢金海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还是直挠头。
 
  阳光朗洁集团驻常村镇负责人杨军营介绍,乡村保洁员对村主次干道每天两次普扫、全天候保洁,垃圾清运车负责每天将垃圾清运到指定地点,实现“日产日清”。每年他们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将近1万吨。
 
  今年47岁的席春芝是保洁员里比较年轻的女员工。跳坑、下河、扫垃圾一样也没比男员工少。有一次,她清理一个垃圾桶,结果因为天气太热,蝇虫繁殖太快,一天时间里垃圾堆上就生出几百只蛆,害得她当场就吐了。
 
  “可即便我们这么辛苦,还有人对我们冷嘲热讽,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嫌脏就别干。”席春芝说,比工作更辛苦的是个别村民的不理解。
 
  不过,让她欣慰的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常村镇人居环境有了质的改观,不仅镇区、村庄街净景美,就连偏远山区也少见垃圾,群众们个个拍手称赞。看着越来越好的环境,村民们的卫生习惯和意识也越来越好,甚至不好意思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乱倒污水。
 
  “一线天、岩画天书……常村镇的旅游景点较多,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强在这些地方的保洁力度,安装指示牌、摆放垃圾桶,共同维护常村形象。”常村镇农办主任姚东方说。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