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万名农家女争当“经济红娘”铺筑致富路
来源: | 作者:云南网
  “杨老板,我家的青豌豆苞摘了21袋,你快点过来收吧。”“好的,等我把李本全家的豌豆装完车就过来。”这几天,正是龙陵县冬早豌豆收获季节,碧寨乡滥坝寨村“女经纪人”杨翠押受到各村寨豌豆种植户的欢迎。她和丈夫驾着农用小卡车到田间地头收购豌豆,“去年冬早豌豆市场价格上扬,不到半个月,我已经收购外销了2万多斤豌豆苞。一个季节下来,估计能赚五六万元。”杨翠押说。
 
  村主任李金辉介绍,去年滥坝寨村3000余亩烟后冬早豌豆获得好收成,每公斤产地价10元上下,亩均产值4000余元,总产值达1200万元。豌豆登场后,在村里10多名“女经纪人”带动下,有100多名妇女帮助本地和外地客商收购豌豆,吃点“过桥米线”(代理费),赚几文松动钱补贴家用。女老板何东玉麾下就有10多名妇女为她到田间地头收购豌豆,赚得钵满盆盈。
 
  如今,在龙陵像杨翠押、何东玉这样从事农产品流通、科技、信息等中介服务的农民“女经纪人”有1万多人。她们的常规装备是一辆车(摩托、小卡车)、一部手机、一张银行卡、一个“支付宝”,有妻当老板夫做“跟班”的“夫妻档”,有自驾车搞营销的“女汉子”,有自由组合的商界“游击队”,一手“牵”着农民,一手“连”着市场,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带旺了农产品销售市场,被广大农民亲切地称为“经济红娘”。
 
  头脑灵活的碧寨乡天宁村“女老板”何开果,这几年的经纪人生涯可以说是如鱼得水。核桃登场销核桃、玉米登场销玉米、豌豆登场销豌豆,何开果平日驾着小卡车穿梭往返于村寨之间,打听市场行情、收售营销信息,晚上上网查价格走势及相关政策信息,对市场价格的起伏涨落反应灵敏,能及时把市场信息反馈给当地群众,深受群众的信赖和欢迎。去年冬早青豌豆市场走势升温,售价比上年有效大幅度增长,何开果把这一信息告诉种植户,随行就是收购豌豆,她和种植户都获得水涨船高带来的利益。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龙陵县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着力培育能将当地优势农特产品与市场衔接的经纪人。每年提供1000万元信贷资金,扶持农村中头脑灵活、信息灵、路子广的能人,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从事信息、技术、物资、市场等全方位的中介活动,把经营触角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联合起来闯市场。同时,一方面加大对贫困户经纪人农产品销售及电商知识培训力度,并给予小额信贷、政府贴息贷款等扶持;另一方面从农村中挑选了一批了解市场行情的经济能人做好“传帮带”,帮助村民尽快进入角色。
 
  龙山镇河头社区村民王彩芬是小有名气的石斛鲜条和石斛枫斗经营商,经过几年的市场冲浪,建立起稳定的销售网络。跟随王彩芬经销石斛产品的10多名小姐妹取得市场真经后,炒了老板的“鱿鱼”,先后自立门户当上了“小老板”,钞票赚得潇洒,其中有7名建档立卡户妇女摘去了穷帽。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龙陵县的集镇(市)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县121个村(社区)和大的自然村通了水泥(弹石)硬化路,开通客运班线49条,建成城乡集贸市场51个,为市场经纪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一大批搭乘公交车或驾驶摩托车(3轮)乡下买,城上卖的妇女“捣菜”“捣蛋”“捣禽”部队方兴未艾,成为活跃城乡市场的生力军。来自镇安镇的李大嫂每天早上8时,携带收购的农产品搭乘镇安返县城的公交车到城里摆摊售货,每天能赚几十元上百元,剔除交通费、摊位费、餐费等还是有赚头的。镇安镇有200多位农家大嫂从事短途贩卖果蔬禽蛋到县城农贸市场销售,自发形成了一条“镇安街”,上市的蔬菜、水果、鸡蛋、鸡、鸭等农特产品都要比当地商贩卖得便宜,受到顾客青睐。
 
  “进入腊月就到了网购旺季,乡亲们主要是采购年关物资,有的是销售农特产品,每天都要接到30多个包裹,线上销售主要是茶叶、干菌、蜂蜜等土特产品,生意不错,购销两旺。”木城乡乌木寨村“村小二”李小丽是“电商红娘”,不少村民通过她提供的信息或她开的微店,农副土特产品都卖得了好价钱,购进的生产生活用品价格都比在当地商店购买的便宜,既经济又实惠。全县有女“电商红娘”1000多名,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