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我省追赶超越征程中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按照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奋力拼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三秦大地面貌发生了新变化。
这一年,全省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在这不平凡的2019年,全省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破难前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020年我们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时刻。
这一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认真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有新气象新作为。
2019:在追赶超越征程中实干前行
记者 周明 秦骥
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按照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奋力拼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三秦大地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一年,全省上下面对压力不退缩、迎着困难埋头干,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的成绩殊为不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又是一年两会时。1月13日,来自各地各行业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怀揣着沉甸甸的民意和谋划发展的拳拳之心共聚陕西宾馆,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共话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气象新作为。
尽锐出战决胜脱贫攻坚
2019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过去这一年,代表委员们围绕一个“干”字,聚焦一个“实”字,认真履职务求实效,在脱贫攻坚以及各行各业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过去一年,我们举全省之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扶真贫、真扶贫,精准扶贫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带给贫困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省政协委员、汉中市种子管理站站长朱智勤告诉记者,2019年,汉中全市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取得突破性、决定性进展,南郑等8个县区有望实现脱贫摘帽,贫困人口减少到2.63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
朱智勤表示,脱贫后要防止返贫,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建议持续扶持和推介发展好主导产业,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延续好机制好做法,让脱贫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过去这一年,代表委员们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以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在新时代追赶超越征程中有新气象新作为。
“回顾这一年,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盘稳定扎实,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全省发展的动力和潜能正在加速释放。”省政协委员、西安交大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建民认为,坚持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实现追赶超越的必由路径,要有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企业为重点实现高质量安全运行,以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对接省上相继出台一系列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放大优势,在追赶超越的竞争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回顾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和成绩,省人大代表、旬邑县县长王旭表示,旬邑县放大红色资源、生态资源和煤炭资源优势,放大中医药健康产业园优势,放大“马栏红”苹果主产区优势,放大交通区位优势,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有了新进展,迈上了新台阶。
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省委、省政府沉着应对、有力推进,全省发展取得新进展、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样的成绩让省人大代表、佳县县委书记刘生胜感到振奋。他表示,过去一年,佳县实施园区带动、枣畜富民、旅游突破、城乡统筹战略,全面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强党建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除了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在榆佳经开区的带动引领下,我们县上的红枣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壮大,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稳步提高,县域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刘生胜说,特别是榆佳经开区继2018年被省政府批准升级为榆林全市首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2019年又被评定为陕西省首批可承载危化企业搬迁化工园区、被纳入榆林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五大重点化工园区之一,在全省率先开展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试点,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
2020: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记者 雷魏添 齐小英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有新气象新作为,在今年的省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围绕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改善、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和谐社会等问题建言献策,对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
推动脱贫攻坚向高质量阶段迈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全省干部群众为之奋斗、为之奉献,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要确保深度贫困地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必须把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摆在突出位置。我们基层干部更要采取有效措施,敢作为、善作为,让政策落到实处。”来自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省人大代表、佛坪县长角坝镇龙草坪村村委会主任谭从香对此感触颇深。
如何实现高质量脱贫?谭从香认为,首先要引导贫困群众摆脱落后思想束缚。其次,要兼顾短期和长期效应,提高贫困群众的可持续脱贫能力。此外,还要始终坚持发挥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关键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短板,推动脱贫攻坚向高质量阶段迈进。
筑牢绿色生态基石
绿色是一个社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要有“小康”的生活环境。
绿色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自然成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守住生态文明红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省人大代表、铜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张亚建说。
对此,张亚建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谈了他的看法。他表示,以土壤生态治理为例,过去一段时间,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土壤内营养物含量连年下降。要改善生态环境,就要进一步抓好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实行绿色循环发展,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利用。同时,还要坚持实施专项治理和全程管控,有效防范和降低环境风险,不断强化生态修复,实现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文旅供给从追求数量转变为提升质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让群众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任宗哲说,当前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发展阶段,文化和旅游的供给也将从追求数量转变为提升质量。
任宗哲表示,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要尊重文艺创作规律,打造“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长安画派”“陕西戏剧”等品牌,繁荣艺术创作生产。要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面向基层、功能完备的文化和旅游服务阵地。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和传承传播,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传统工艺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要加快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供给,拓展城市文化体验空间,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
小康社会是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统一平衡的社会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包含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社会方面以及生态方面的标准。只有‘五位一体’的小康,才能汇聚成百姓全方位的幸福感。”省政协委员、西北政法大学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教授刘进田说,小康社会是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统一平衡的社会。
刘进田表示,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现代化社会是既和谐,又有活力,既要安全,又要发展的社会,是能把发展和安全统筹结合起来的社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建设高质量的和谐社会,要激发全民创新活力,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