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春晚“说唱”:唱家乡变化和乡亲幸福
来源: | 作者:新华网
  清晨,大山还未从薄雾中苏醒,49岁的双溪村村民文桂仙早早地穿上了瑶族传统服装,为当天举办的乡村“春晚”做准备。
 
  十多个精心编排的节目亮点纷呈,传统非遗“茶山号子”和双唢呐交相呼应,情景剧《千织弹纺》和《打鼓插田》还原瑶乡生活,《颂双溪》与《新时代六尺巷》唱出百姓心声。100多名村民,是导演,也是场务;是演员,也是观众。
 
  双溪村位于湖南怀化市辰溪县黄溪口镇,群山环绕着村庄,瑶、汉两族世代居住于此。村里不少人都喜欢唱歌,尤其喜欢集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的“霸王鞭”。今年的《颂双溪》,就是舞台上必不可少的“说唱”节目。
 
  文桂仙是这一“说唱”的主创和主演。自2016年起,双溪村晚办了五次,她参加了五次。在她心里,“霸王鞭”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节目,她唱的是家乡的变化和乡亲的幸福。
 
  ——“精准扶贫送温饱,幸福生活来得早。”儿子在外读书,文桂仙和丈夫的身体不好,家庭收入微薄,2014年,她被列为双溪村的贫困户。
 
  经济上的拮据并没有限制她对幸福生活的追求。2015年,双溪村引导青年返乡创业,在村里成立“七姓瑶”乡村旅游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指导与帮扶下,她在自家稻田里养起了稻花鱼。鱼儿在一株株水稻间自然生长,依托合作社的电商平台,一年过后,文桂仙的五百斤稻花鱼一售而空,这让看到脱贫希望的她主动找到村干部,申请退出贫困户。
 
  “村里还有人比我条件更差,好政策应该让他们享受。”文桂仙的稻花鱼销量逐年上涨,2019年,不少游客前来体验“田间抓鱼”,十几天就卖了1000多斤,一家的年收入达到了五万元。“日子越过越好,离不开村里这群热心肠的年轻人。”
 
  ——“年轻有为去创业,引导人民去赚钱。”朴素的十四个字,唱的就是返乡创业的米海兵带领的合作社和双溪村志愿者工作队的故事。
 
  米海兵一早就忙着为演出布置场地。与他同样身穿“双溪村志愿者”红马甲的村民随处可见,为演员们化妆,引导观众就座。
 
  五年前,在外工作的米海兵回乡过年,村停车场正在征地拆迁。他和同样在外工作的几位儿时伙伴一起商议,在村支两委的支持下,集资为村里修建了一个供村民健身娱乐的广场,一颗投身家乡建设的种子从此埋下。
 
  成立合作社、组织志愿者,米海兵干工作风风火火。他们在村里开展稻花鱼示范田种养、生态猪养殖,又通过网上“微商城”销售瑶乡枕头粽、手工月饼、腊肉等传统食品。乡亲们的腰包鼓了,山歌越唱越响,锣鼓越打越热闹。
 
  ——“唱起双溪美丽村,人民生活向上进。”文桂仙唱的,不只是她一个人的心声。
 
  志愿者不断增多,他们走进孤寡老人家里,打扫卫生,聊聊家常;陪在留守儿童身边,辅导作业,关照生活;穿行于小巷田边,捡走垃圾,守护绿色家园。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对志愿工作的热情都很高。”米海兵说,志愿工作队年前办“村晚会”,年后办“村运会”,务工返乡的人们也都会参与进来,记忆中的年味又回来了。
 
  近两年春节的初三初四,米海兵还组织部分村民去了湘西的芙蓉镇、十八洞村等地游学参观。“打牌等陋习不见了,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起来。”鼠年正月初三,去贵州观摩的安排已经提上了日程,村民也想出省去看看。
 
  文桂仙对生活充满了期待,期待过年的团聚,期待来年的丰收,期待下一年写一首新的“霸王鞭”。她说,“我想用我写的歌词,唱出幸福生活。”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